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供需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堅實基礎,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以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紮實推進城市信用建設,形成了以信用平臺為基礎、以信用共享為延伸、以信用監管為支撐、以信用應用為導向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用保障。
2023年,包括蘭州市、張掖市等11個地級城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2個州以及玉門市等5個縣級城市在內的共18個城市納入了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範圍。監測情況顯示,甘肅省各城市2023年平均綜合信用指數排名相較2022年明顯上升。
完善信用政策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去年甘肅省印發實施《關於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品質發展 加快打造“誠信甘肅”的實施意見》,並配套印發重點任務清單,明確重點工作任務,靠實工作責任,推動“誠信甘肅”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按照《實施意見》要求,教育、公安、民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文旅、市場監管、公共資源交易等部門相繼出臺了行業信用監管政策措施。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落地,甘肅省逐步搭建起“誠信甘肅”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有力推動了全省社會信用體系法治化、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夯實了甘肅省社會信用體系的政策基礎。
甘肅省2023年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7項評價指標中甘肅省信用政策制度貫徹落實、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事前事中事後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實體經濟、信用主體守信與失信、誠信宣傳與社會輿情情況等6項指標得分均高於全國平均得分和西部地區城市平均得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確保社會信用體系各項政策落到實處,需要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今年初,甘肅省印發《甘肅省2024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將城市信用監測納入年度中心工作;印發《甘肅省市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評價辦法(2024版)》,進一步強化工作調度,靠實工作責任,推動形成全省信用工作最大合力。
“作為牽頭部門,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將積極推進各相關部門進一步補充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動信用監測、信用懲戒、信用獎勵、信用應用等措施嵌入到本系統、本行業、本地區專項工作當中,形成公共信用信息評價與部門信用評價相結合,部門失信懲戒與跨部門聯合懲戒相統一的社會信用建設體系。”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説。
夯實信用信息基礎
消費者通過微信搜索“蘭州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微信公眾號並關注,可以實時查看追溯服務信息;掃描産品二維碼,既可查詢肉菜溯源信息,還可以查看企業的信用信息和企業的信用預警結果……
蘭州市將信用信息和蘭州市肉菜追溯體系相結合,進一步豐富信用信息的應用場景,對有行政處罰信息、嚴重失信行為信息以及經營異常信息的企業及時進行預警並實時監控,不僅實現對追溯節點企業的有效監管,也從源頭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數字經濟時代,信用數據、信用信息已逐步成為衡量市場主體信用狀況最重要的元素和載體,數據歸集共享更是貫穿于信用體系建設的全過程。
近年來甘肅省積極搶抓數字政府建設機遇,統籌建設甘肅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甘肅)”網站,並將其作為全省信用信息交換共享的“總樞紐”。
“2022年,甘肅省升級上線了新版信用信息報送系統,為省市縣鄉四級6592個信源部門、1.2萬多個註冊用戶提供了多種數據報送端口,滿足各類信息源報送需求,逐步實現全覆蓋。”省經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甘肅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完成信用主體採集入庫總量1572.57萬戶,歸集信用承諾信息3382.10萬條,累計數據歸集量由2020年的3210萬條增長至目前的18.43億條。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2023年度“雙公示”評估工作中,甘肅省排名全國第七位。
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歸根結底要落腳在各類應用場景中,重點做到“以信為媒,以用為要”。
在信用應用場景方面甘肅省有關部門都進行了積極探索。團省委通過志願者信用積分兌換實物的方式,發揮“志願服務+信用”引領作用;省婦聯將婦女群眾誠信與“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相結合,鼓勵婦女群眾和家庭以誠信換積分,用積分兌商品、得褒獎;省文旅廳將守信情況納入A級旅遊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旅遊民宿等資質等級評定、金融服務等工作中。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建設的甘肅省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簡稱“甘肅信易貸”平臺)上線,為企業與銀行搭建信息對接橋梁,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升了信用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截至目前,“信易貸”平臺累計註冊認證企業54.6萬戶,21家省級銀行的886家分支機構和營業部、20家擔保機構、15家小貸公司入駐平臺,發佈金融産品592款,企業發佈融資需求3299.2億元,獲得授信1288.7億元,累計發放貸款825.12億元。
強化信用監管質效
信用承諾是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重要內容,是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甘肅省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印發《甘肅省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辦法》,引導全省各部門將信用分級分類評價結果積極運用到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工作中,以信用評價為基礎,對監管對象實施差異化、精準化監管。
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清單制度、強化信用賦能政務服務、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工作……省直有關部門切實履行行業信用監管主體責任,不斷創新監管手段和方法,通過信用承諾制改革,以事前充分告知推動服務前移,努力做到優流程、減負擔、增便利,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切實提高市場主體辦事體驗感和獲得感。
在推行信用承諾制方面,甘肅省創新推動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獲評“2023年度全國信用承諾優秀案例”;民政、財政、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大力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公安、醫保、通信管理等部門深入推行行政許可事項告知信用承諾;教育、科技、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文旅等部門探索開展主動型和行業自律型信用承諾。
在開展信用評價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方面,對全省企業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及時推送各行業監管部門和市州使用;教育、財政、生態環境、住建、稅務等部門針對本行業監管對象開展信用評價,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方面,對公務員錄用、調任考察、推薦表彰先進等環節,嚴把事前信用監管關;財政、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等部門在重點行業領域持續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省法院對失信被執行人開展失信信息公示和失信懲戒工作,成效顯著。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協同配合,持續發力,共同擦亮誠信甘肅‘金字招牌’,切實推動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品質發展。”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