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
2024-06-27 15:21: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為嚴肅

  落日

  在海灘上

  未留一句遺言

  便與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雙雙偕亡

  一塊木頭

  被潮水衝到岸邊之後才發現”

                                                                 ——洛夫

  洛夫的一首千行長詩《漂木》,拉近了湖南衡南縣與世界的距離。

  洛夫,湖南衡陽市衡南縣人,國際著名詩人,曾憑長詩《漂木》于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由於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在國際詩壇被譽為“詩魔”。

  2023年6月28日,洛夫文學藝術館在衡南縣城開館,詩意由此在衡南流淌。

  詩歌高地

  “為何雁回衡陽,因為風的緣故”

  夏至的陽光,把白天的長度拉到極致,草木盡情舒展自己的枝葉。衡南縣雲集鎮,樹蔭掩映下,便是洛夫文學藝術館。

  這是詩意棲息之地,8個展廳,具象化了洛夫的詩意人生。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1

  洛夫文學藝術館前廳 攝影 李芳森

  “水墨微笑”書法藝術廳,展陳了洛夫書法作品60余幅;

  “雪落無聲”手稿實物館,展示了洛夫3000余頁珍貴創作手稿、信函、證書等;

  “風的緣故”詩歌藝術廳,600多張照片、音像資料和實物,在聲光電等現代綜合展陳技術的襯托下,講述了洛夫在詩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在不變的鄉音裏的赤子之心……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2(1)

  遊客在欣賞洛夫的書法 攝影 李芳森

  這份詩意,也吸引眾多詩人來到衡南“采風”。

  2023年12月21日,洛夫文學藝術館獲評全國首家“現代詩歌名人館”,著名詩人舒婷、詩學家陳仲義揭牌,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雁西,詩人胡丘陵、簫風、陳群洲、倮倮參與揭牌儀式。

  “洛夫文學藝術館布展非常現代,藏品豐富,衡南文化厚重,涌現了一大批詩人,不愧是詩歌之鄉。”舒婷在參觀洛夫文學藝術館後表示,臨走時,特意寫了“詩鄉懷友”,表達了對老朋友洛夫的深切思念。

  這片詩意棲息之地,也因此成為詩歌高地。

  文旅地標

  “窗子外面是山,是煙雨,是四月”

  邁過洛夫文學藝術館的門頭,詩意便撲面而來。鏤空設計的墻面,方正的木磚填充其中,木磚上鐫刻著洛夫的詩歌《漂木》。

  “《石室之死亡》和《漂木》是洛夫的代表作,石塊與木磚就隱喻這兩首詩。”洛夫文學藝術館館長羅詩斌介紹,這些布展時的“匠心獨造”,處處蘊含著詩意。

  拋去視覺的尋覓,一陣清脆的風鈴聲送來詩意陣陣。聲音因何而來,正是“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2(2)

  藝術館成了“打卡地” 攝影 李芳森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永遠青春。”在開館後的一年裏,羅詩斌看著藝術館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地”。“這裡處處都能‘出片’。”移步換景,天井側的玻璃幕墻上,都鐫刻著洛夫的名篇詩句,在旁邊的座椅上隨意一坐,詩意便成為照片背景。

  除了靜態的展館,不定期的講座更值得“打卡”。為幫助年輕人更好地理解和讀懂洛夫,進一步提升文學素養,展館不定期邀請舒婷等名家前來開講座,並舉辦“漂木讀書會”。

  相比于名家講座,藝術館也成為當地詩歌愛好者間交流的不二選擇。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觀大師風采,品詩意美學。”隨著主持詞在館裏響起,衡南縣明德小學君雅閱讀工作室,在洛夫文化藝術館開啟了“觀大師風采,品詩意美學”的尋美之旅。

  觀展館陳列、聽大師故事、誦洛夫詩歌,詩歌愛好者對於洛夫和詩歌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2(3)

  詩意蘊藏在展館的各個位置 攝影 李芳森

  為不斷提升洛夫文學藝術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衡南縣以衡陽承辦湖南省第三屆旅發大會為契機,擴大“洛夫文化IP”影響力,讓“洛夫文化IP”“活”起來、“潮”起來,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衡南文旅資源“破圈出彩”。

  開館一年來,洛夫文學藝術館已接待海內外嘉賓10萬餘人次,逐漸成為衡南的文旅新地標。

   永恒故鄉

    “這鄉音,就是我守護了一輩子的胎記”

  洛夫曾説,自己向來有兩個“不治之症”:一是健忘,二是他怎麼也忘不掉的東西——他的鄉愁。

  洛夫一生經歷了國家、民族與個人的重重磨難和失根的漂泊。

  羅詩斌,也曾直接感受過洛夫的這份鄉愁。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2(4)

  羅詩斌在觀看洛夫的詩歌手稿 攝影 李芳森

  2006年,一封從溫哥華寄到衡南的信,讓羅詩斌喜出望外,因為信封上的署名是洛夫。熱愛詩歌的羅詩斌,彼時正同一幫文學愛好者,創辦一份民間刊物。懷揣著一腔文學熱忱,他們把刊物寄給了遠隔重洋的洛夫。

  “衡南是我的出生地,在那裏度過美好的童年,和白馬般的少年。衡南是我永遠的夢土,生命的原鄉;儘管由天涯到海角漂泊了大半輩子,但有一根看不見的臍帶,就像風箏的繩子一直緊緊地係著我,深深地纏著我。”沒想到,洛夫不但回了信,還在信裏給刊物重新題名為“荷風”。隨信寄來的,還有他撰寫的一篇刊首語。

  衡南盛産蓮子,荷池處處,每逢盛夏,荷香四溢。“荷風”于洛夫而言,是記憶裏故鄉的意境。直到如今,“荷風”仍輕拂著洛夫的家鄉。

洛夫故里 詩意衡南——記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一週年_fororder_圖片2(5)

  館裏的文創産品也受到遊客們的喜愛 攝影 李芳森

  這份鄉愁,也召喚著離家的遊子歸家。在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當日,便有不少台灣同胞聞訊而歸。

  開館一年間,60多歲的臺胞張佳武,已兩次渡過海灣而來,每次過來,都會把背包裝滿。

  洛夫的詩歌,承載著鄉愁這個胎記,連接著兩岸的內心,也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繫的紐帶。

  2004年6月25日,加拿大外交部長彼塔·哈維德爾(petar havder)前往北京中國外交部拜會,並當場贈送洛夫撰書的行草新詩對聯。

  羅詩斌説,開館的一年裏,有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遠渡重洋來到館裏參觀。

  詩意衡南,讓世界聆聽。(文 李芳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