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從長沙 向世界 ——長沙交通運輸當好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綜述
2024-06-28 14:23:40來源:湖南日報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從長沙 向世界 ——長沙交通運輸當好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綜述_fororder_4

長沙磁浮列車從黃花機場站駛向火車南站,磁浮鐵路高架下的生態景觀綠意盎然。田超 攝

從長沙 向世界 ——長沙交通運輸當好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綜述_fororder_5

香爐洲大橋通車在即,將成為長沙第14條過江通道。 田超 攝

從長沙 向世界 ——長沙交通運輸當好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綜述_fororder_6

長沙新港碼頭一派繁忙景象。(資料圖片)    

從長沙 向世界 ——長沙交通運輸當好經濟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綜述_fororder_7

連接長沙和湘潭的新韶山南路即將通車,長株潭都市圈更近了。范遠志 攝

  俯瞰這座城市,你會看到一幅立體交通的壯麗畫卷。

  在地上,一條條高鐵、高速大動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伸向遠方;抬頭仰望,一架架飛機騰空而起,交織成一幅繁忙的航線圖,將湖南長沙與世界緊密相連。在長沙新港,一個個集裝箱運向華北、華南和西南地區,通過多式聯運,越洋出海;轉入地下,你會發現7條地鐵線路如同巨大的網絡,為市民提供了快速、舒適的出行方式。

  從長沙,向世界。近年來,長沙大力拓展對外通道,暢通內部循環,打通節點堵點,構建內聯外暢的綜合交通網,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和行業治理能級,市民出行速度不斷“刷新”,出行品質持續增強,貨物流動更加高效,世界距離越來越近,為長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從“交通流量”變“經濟增量”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縱橫捭闔的交通網絡,尤其是大型交通樞紐,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也是衡量一個城市能級的重要指標。

  打開交通發展這張藍圖,向東望去,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4小時內可抵達國內外160多個城市。2023年,長沙機場旅客吞吐量2724.8萬人次,飛機起降量20.08萬架次。

  長沙不止於此。2020年12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宣佈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啟動建設。該項目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需求設計。目前,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取得新進展,綜合交通樞紐主體結構、T3航站樓工程大廳主體結構已全面完工。2026年建成後,長沙機場將新增一條3600米的第三跑道、一座5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和28.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以及154個停機位,將成為國內交通接駁方式最多、無縫換乘效率最高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向北看,航運樞紐能級也在持續提升。在城陵磯港口集團長沙新港,上月,滿載嶄新的吉利汽車開上滾裝船,滾裝船駛離碼頭,840輛“湖南製造”汽車越洋出海,遠闖中東。這是長沙新港自建港以來發運出口汽車數量最多的一筆訂單。

  隨著國內外經貿交流日益常態化,長沙依託公鐵水聯運樞紐,形成交通安全快捷、生産綠色環保、運輸成本較低等優勢,贏得了一批製造業企業的青睞。去年,長沙新港(三期)鐵路專用線正式開通運營,實現了港口鐵路與京廣線國鐵幹線的無縫銜接,打通了長沙鐵水聯運“最後一公里”。另一方面,長沙港銅官港區安達銅官油庫碼頭建設已完成並投産運營,銅官港區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加速推進,長沙水運發展令人期待。

  長沙市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中歐班列沿絲路古道西行,工程機械、鋰電池、煙花爆竹等湘字號優質産品被源源不斷運到國外,同時也將國內需求量較大的俄羅斯木材、歐洲優質奶粉和糖果、中亞銻精礦等進口商品運回長沙,為助力對外貿易提供強勁動力。

  向西,從上空俯瞰,長沙高鐵西站施工現場熱氣騰騰,站房頂部的“杜鵑花”粲然綻放,一個長株潭都市圈“超級地標”已然成型。長沙高鐵西站計劃2025年建成,屆時長沙將迎來“雙高鐵站”時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將更加便捷。

  便利的交通網下,四海賓客紛至遝來。“走三步就能聽到廣東話”“街上香港人比本地人都多” ……今年清明小長假,長沙成為香港人北上的“新寵”。 

  長沙憑啥擁有“粵語區”?交通便利成為香港人選擇長沙遊的首要原因,從香港西九龍到長沙南,3個多小時的高鐵車程,就可遇見一座網紅城市的活色生香。

  如今,長沙正以其獨特的交通優勢和地理位置,吸引著四海賓客紛至遝來,網紅城市的“流量”正逐步轉化為“留量”,為長沙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今年“五一”假期,長沙地鐵護送乘客逾2000萬人次,5月1日至4日,長沙地鐵客流強度分別以1.88萬人次/公里、1.73萬人次/公里、1.51萬人次/公里、1.43萬人次/公里位居全國第一。

  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統計制度核算,2023年長沙接待旅遊總人數19453.33萬人次。2024年“五一”勞動節假期5天,長沙市共計接待遊客617.48萬人次,遊客總花費達72.46億元。

  從融城大道到區域融合

  在長沙南部融城片區,青山綠水間,一條嶄新的新韶山南路正向著湘潭方向延伸。這條道路不僅是一條連接兩市的便捷通道,更是長株潭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

  新韶山南路全長約6.7公里,北接長沙既有的韶山南路,南接湘潭昭山大道。車道規模宏大,設計時速60公里,僅需10余分鐘,市民便可駕車從長沙的新韶山南路西塘衝路口直達湘潭昭山大道。這條道路的建成,不僅將有效緩解京港澳高速、芙蓉南路的交通壓力,更將進一步推動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深度融合。

  長株潭城市群的交通一體化成果遠不止於此。如今,長株潭城市群已形成半小時高速通勤圈,並構建起聯繫周邊城市的一小時高速交通圈。這一交通網絡的完善,極大地提升了三市間的通勤效率,促進了人員、物資的流動。

  在運輸服務方面,長株潭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成效顯著。開行的動車組列車超過100對,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選擇。2023年6月28日,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正式載客運營,這標誌著長株潭地區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226公里,城區“米字型”軌道交通骨架網絡基本建成。通過地鐵的無縫對接,長沙市民與湘潭市民實現了21分鐘的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株潭”目標正在加速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市成功創建了全國首批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城區公交全部為清潔能源公交車,其中純電動車佔比高達70%。“瀟湘一卡通”也在三市公共交通、停車等場景得到了全面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便利度。

  在水運方面,長沙港擁有泊位150個(含在建),千噸級及以上貨運泊位64個,客運泊位(含遊艇碼頭)86個。港口經營企業達到25家。長沙湘江二級航道里程74公里,可實現長株潭地區2000噸級船舶常年通達長江黃金水道沿線港口。這一水運資源的優勢,為長株潭地區與長江中下游港口、沿海港口的江海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進一步鞏固了該地區在長江經濟帶中的重要地位。

  從“四好農村路”到一路生“金”

  農村公路,不僅是連接鄉村與外界的紐帶,更是承載著當地百姓對增收致富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鄉村振興的夢想。

  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高品質建設“四好農村路”,加快完善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推動路域環境持續改善,以精細的“繡花”功夫,助推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繪就了一幅幅美麗鄉村共富的新畫卷。

  在長沙縣青山鋪至開慧的紅色旅遊專線上,一條全長約15.38公里的二級公路蜿蜒曲折,串起了沿途的風景與故事。這條曾經路幅狹窄、彎道眾多的道路,經過改擴建,如今路面寬度達到8.5米,設計時速每小時40千米。沿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元素被巧妙融入,形成了“求是”“忠誠”“信仰”三個主題的豐富道路景觀節點,不僅提升了道路的“顏值”,更讓遊客在旅途中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以路帶産、以路引客,青山鋪—開慧紅色旅遊專線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發家致富的“黃金大道”。

  依託便捷的路網,長沙縣開慧鎮與湖南農業大學開展合作,依託鎮上農業的經營主體,共同打造了“院士農業示範基地”。據統計,2023年開慧鎮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0萬元,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破100萬元。

  這樣的改變,得益於長沙市對農村公路建設的大量投入。近十年來市級累計投入近20億元,撬動農村公路建設投入近100億元,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約2.5萬公里(含安防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鄉鎮通三級路比例達100%。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地區的交通條件,打通了鄉村的“微循環”,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長沙將提質改造農村公路60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500公里,打造“美麗農村路”200公里。

  長沙市還不斷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在全國首創推行“路長制”,該做法被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在全國推廣。每年實施的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近600公里,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達到了94.4%,位居全省前列。這些努力確保了農村公路的長期暢通和安全運行。

  在推進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方面,長沙市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建制村已實現村村通客車,主城區則實現了村村通公交。這一成果的實現,使得“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公交”成為長沙鄉村的真實寫照,極大地提升了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發展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成功創建國家級或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6個,獲評國家級或省級“最美農村路”5條,打造了一批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先進典型。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從“高效交通圈”到市民生活“幸福圈”

  交通,一頭牽著經濟發展,一頭係著民生福祉。在長沙,交通運輸的高品質發展正深刻改變著市民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構築起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自2023年以來,長沙加速公交地鐵兩網融合,實現了常規公交線路與地鐵站100米內換乘,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便捷性。同時,優化調整了95條公交線路,並開通了152條校園、園區等定制公交線路,以及9條“敬老愛老”公交專線,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出行需求。地鐵愛心預約功能的上線、無障礙設施廣泛運用,更是讓軌道交通服務更加人性化。 

  在綠色交通方面,長沙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制定實施了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實施方案,綠色貨運配送發展經驗被國家發改委列為節能降碳典型案例。純電動公交車和新能源巡遊計程車的佔比分別達到70.9%和81.4%,港口岸電設施和船舶岸電受電設施改造按要求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處置率穩居全省內河港口前列。

  智慧治理方面,長沙同樣走在前列。省市共建項目TOCC二期穩步推進,TOCC被授予“長沙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兩客一危”三級智慧監管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數據歸集與共享的拓展,提升了數據治理與優化的成效,春節、清明、五一等節假日交通出行指南和預測報告為市民出行提供了重要參考,為城市交通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長沙連續16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交通運輸的高品質發展功不可沒。如今,長沙市民可以輕鬆品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享受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特別是針對14周歲以下兒童免費乘坐公交地鐵的政策,以及為老年人提供的適老化服務,更是讓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的溫暖與關懷。

  在長沙,交通運輸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方式,更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新能源公交車的廣泛使用,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讓綠色出行成為時尚。“高效交通圈”正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圈”。

  實幹篤行新征程,奮楫爭先譜新篇。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將全力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實現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長沙當好開路先鋒。(記者 陳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