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抓改革促提升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甘肅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成效顯著
甘肅省堅持以改革為引領,圍繞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聚焦打造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數字化戰略行動助推教育現代化實驗區、高等研究院和産業研究院等“三區一院”教育改革發展戰略目標,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持續強化對現代化建設支撐,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目前,甘肅省教育數量和規模增長基本滿足教育需求,整體進入了優化佈局結構、推動更加公平優質發展、提升現代化水準、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主要特徵的新發展階段。
聚焦育人方式改革固本培元 鑄魂育人特色更加鮮明
近年來,甘肅省著力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
甘肅省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實施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已創建3000個標準化黨支部,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書記配備率達到98.3%。
甘肅省大力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大思政課”建設工程,將黨建思政納入學校“雙一流”建設、學科專業發展等評估重要指標,鑄魂育人特色更加鮮明。
此外,甘肅省緊緊圍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板塊,聚焦關鍵領域、關鍵任務抓改革、促發展——
深化“五育”並舉,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三個《若干措施》,實施體美勞衛全縣區推進行動和美育浸潤行動,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準綜合改革試驗區,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和賽事活動常態化開展,實現青少年體質健康合格率逐年上升。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學業水準考試製度,啟動中考改革試點;出臺《甘肅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實現2024年新高考首考平穩落地;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製度,出臺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等系列措施。
制定“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分類考試製度,出臺職業教育銜接貫通人才培養實施方案,構建“357”職業教育銜接貫通人才培養模式,試點開展高職院校託管中職學校專業,職教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率先探索專升本考試製度改革,推進免試入學和統一考試招生招錄;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工程,大力開展“訪企拓崗”,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逐年提升。
聚焦辦學模式改革提升品質 服務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甘肅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成效顯著——
甘肅省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6%、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1.2%。目前,甘肅省86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成為“兩基”之後教育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大力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已有4個縣市通過優質均衡省級督導評估。共計建立辦學集團462個、城鄉學校共同體400個、學區1067個;全省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下降到0.03%,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部消除;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99%以上。
出臺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若干措施,推進落實作業、手機、讀物、睡眠、體質等五項管理全覆蓋,“雙減”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此外,省級示範和特色實驗校佔普通高中的43.75%;已實現3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
為培養更多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我省不斷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
著力打造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出臺加快普通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青年博士教師“入企入園”行動等一攬子配套改革政策。
實施“雙一流”建設工程和省屬高校“雙一流”突破工程,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同時,推動有組織科研,籌建國家級甘肅高等研究院,建設18個省級高校産業研究院。
制定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出臺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三張清單”。
推進産教融合,打造職業教育“一園三群”,全面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首批建設産教融合試點城市3個、試點企業55家。
……
經過不懈努力,甘肅省教育普及水準實現歷史性跨越,2023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5.7%,分別比2019年提高1個、1.6個和0.7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9個、2.1個和3.9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5.3%,高於2019年15.3個百分點。
聚焦管理體制改革增效賦能 現代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一些制約甘肅省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解,一大批改革新經驗新做法不斷涌現。近五年來,甘肅省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甘肅省先後出臺《甘肅省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甘肅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綱要》《甘肅省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改革政策。
同時,構建起符合甘肅實際的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體系,義務教育推行“學區制”和教師“縣管校聘”改革,高等教育實現“一地一校”發展佈局。據了解,甘肅省是全國第一個獨立院校轉設率先“清零”的省份。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為此,甘肅省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出臺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的品質評價標準、高校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改革黨委政府評價、學校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用人評價,破除“五唯”頑瘴痼疾。
在改革教育治理方式方面,甘肅省以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為重點,推動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並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在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方面,甘肅省全面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為規範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甘肅先後出臺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和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指導標準等政策文件,全省線上、線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分別達到100%、99.94%。
為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甘肅省出臺《甘肅省中小學校安全條例》,修訂《甘肅省義務教育條例》,啟動《甘肅省職業教育發展條例》修改和新一輪高校章程核準工作,創建依法治校示範校370余所。
為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教育部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強化協同聯動,立足優勢特色,突出改革創新,以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為目標,部省共同推動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當前,甘肅省部省共建、省校合作高校達13所,對口支援實現全省高校全覆蓋。
聚焦保障機制改革強化支撐 教育發展基礎全面夯實
強教必先強師。近年來,甘肅省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培育高尚師德,優化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統籌教師管理與資源配置,鞏固提升教師地位與待遇。2019年以來,甘肅省累計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4.8萬餘名,近15萬名鄉村教師享受到每月不低於400元的生活補助。
推進教育數字化,以數字技術為教育賦能,有利於各級各類教育高品質發展,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提速增效。如今,甘肅省在探索教育數字化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建設數字化戰略行動助推教育現代化實驗區,深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第二批試點省份。
加快推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全域應用試點,高標準建設甘肅省教育專網,升級迭代甘肅智慧教育平臺,推動師生多場景應用數字資源;深入推進“三個課堂”“數字支教”,建設一批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
補齊農村地區、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數字化建設短板,甘肅省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率先在全國探索實施“互聯網+支教”項目,教育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甘肅省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生均財政撥款制度,以及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甘肅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逐年增加,生均撥款制度逐步健全,教育經費投入由2019年的636.0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712.5億元;爭取中央資金由2019年的109.62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27.66億元;甘肅省教育經費投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15.77%。
甘肅省還先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連續多年實施中小學“溫暖工程”“建宿舍擴食堂增學位”等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新征程上,甘肅省教育系統將以更昂揚的鬥志、更頑強的作風,接續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在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中展現教育新作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