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碩果盈枝 天水市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
2024-09-19 17:03: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趙瀅溪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426

花牛蘋果

  當下,天水市秦州區各鎮陸續迎來了蘋果的采收季,全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在各個果園裏,果樹蔥鬱、蘋果滿枝、果香瀰漫,一片繁忙又喜悅的豐收景象。

  中梁鎮是秦州區最早種植蘋果的區域,這裡的大多數果農都跟花牛蘋果打了半輩子交道,中秋過後,龍鳳村果農劉根祥種植的蘋果成熟,即將進行採摘。“我這個園子有五畝地,三百多棵樹,種了二十幾年了,現在是盛果期。”劉根祥説。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415

果農在果園採摘蘋果

  六年前,天水卓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中梁鎮馬周村流轉了50畝土地種植蘋果,結合市區老果園改造的好政策,全部栽植了花牛蘋果,經過六年的發展,2024年首次開園銷售。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454

果農在果園採摘蘋果

  中梁鎮是秦州區的果業大鎮,蘋果、櫻桃是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目前,果園面積達4.3萬畝。近年來,30%的果園出現了樹种老化、果品品質不高等一系列問題,為了做大做強全鎮果品産業,增加果農收入,中梁鎮對全鎮12個村、近萬畝果園實施老果園改造和提質增效工作。

  中梁鎮耕地總面積4.5萬畝,果品面積達4.3萬畝,其中花牛2.4萬畝、櫻桃1.9萬畝。據了解,花牛蘋果畝均産量約5000斤,當前挂果面積約2萬畝,總産量可達1億斤。目前市場收購價在每斤2.5元以上,産值在2.5億元左右。“果樹種植與技術的支持是離不開的,我們發揮‘田秀才’‘土專家’的作用,在現場指導,‘傳經送寶’,另外邀請區林果部門專家,常態化跟蹤指導,對病蟲害防治、産量、色澤方面進行指導。”中梁鎮黨委書記楊昭星説。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447

果農在果園查看蘋果長勢

  同樣,坐落于玉泉鎮楊何村的綠康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花牛蘋果也迎來了豐收。一個個色澤鮮艷的花牛蘋果挂滿枝頭,清甜的果香讓人垂涎欲滴。果農們正搶抓農時採摘、分揀、裝筐,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現在正在盛果期,每天採摘量在2萬斤到3萬斤,主要發往河南、河北、浙江,人家要什麼我們摘什麼,有的果徑達70毫米,有的達80毫米,果徑達70毫米的大約每斤2元,果徑達80毫米的每斤3元至3.5元。”秦州區綠康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員侯金祥説。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801

果農搬運已採摘的蘋果

  多年以來,秦州區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持續接力扶持培育以花牛蘋果和大櫻桃為主的特色果品産業,果園總面積達60萬畝,蘋果面積31萬畝,主要以花牛和富士蘋果為主,有效夯實了保障群眾穩定增收的紮根性特色富民産業基礎,全區果品産業呈現出樹種品種結構日趨優化、管理水準不斷提高、品牌效應持續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從2023年開始進行老果園改造,把低質劣汰、無人管理的這一塊進行了更新換代。品種方面也進行了更新,在果園提質增效、防災減災設施建設方面下大力氣。”秦州區農業農村局果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新明説。“今後我們要提升果園管理水準,增強花牛蘋果品質,保護花牛蘋果品牌,讓花牛蘋果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天水卓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永永説。

【原創】碩果盈枝!秦州區31萬畝蘋果喜獲豐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19152432

果農篩選蘋果

  當前,正值花牛蘋果陸續成熟採摘期,秦州區將牢固樹立依靠品質拓延市場理念,切實加強宣傳引導及督查力度,全面指導落實市果業産業化辦公室、市果樹研究所提出的《2024年天水花牛蘋果適期采收指導意見》,為確保花牛蘋果品質、維護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競爭力打好基礎。同時,指導果農開展秋施基肥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持續強化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宣傳引導,不斷夯實穩産增收基礎。(文/圖 李欣 崔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