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2024-09-27 13:16:33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趙瀅溪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張掖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山丹馬場綠草萋萋,駿馬奔騰。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高臺黑河濕地成為候鳥的樂園。屈昶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山丹馬場燕麥草迎來豐收。王超

張掖:青山為筆 綠水著墨 描繪美麗新圖景

祁連山下,民樂縣南豐鎮炒麵莊村美麗如畫。王曉涇

  蒼翠的青山,碧綠的河水,美麗的城市,走進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仿佛融入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態美麗畫卷。

  近年來,張掖市持續拓展綠色空間、提升綠化品質、擴大“碳庫”容量、豐富綠效業態,探索“一組一院三中心六機制”張掖模式,走出了一條築牢綠色屏障、提升綠色品質、厚植綠色優勢的實踐之路。

  青山繪就“綠色新畫卷”

  從空中俯瞰,深秋時節的山丹馬場一片金黃,羊群悠閒覓食,好似珍珠灑落。遠處高聳的祁連山脈連綿不絕。從平羌口峽谷奔涌而出的滔滔河水,在茂密河柳的簇擁下,注入寶石般的鸞鳥湖。

  “太美了!”遊客徐磊禁不住讚嘆道,山丹馬場聞名遐邇。在這裡飽覽壯美風光,近距離感受長鬃飛揚、四蹄生風的奔馬表演,大飽眼福。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掖段佔總面積的76%,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段佔總面積的27.3%。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這幅生態蝶變新畫卷映照出張掖市廣大黨員幹部堅決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堅定走好綠色轉型發展之路的自覺和擔當。

  上高山,尋牧民,訪幹部,向張掖大地要答案。

  肅南縣城,隆暢河南岸,全省首個以國家公園為主題的自然類科普館——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博物館開館迎客。在生命樂園展區,小葉忍冬、高山野決明、紅棕薹草等近400件植物標本依次排開,呈現在遊客面前。

  每一張植物標本簽上,科名、屬名、種名、採集地點、採集人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些植物標本多數由曾在肅南縣草原工作站工作的安國慶採集製作,在他面前就像老朋友一樣。

  “哪類植物在哪片區域生長,我心裏大體都有數。”安國慶説。安國慶的底氣來自十幾萬張彩色植物照片、兩本厚厚的《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植物圖鑒》、書角已被翻爛的《中國主要植物圖説》和幾十本記滿筆記的本子。

  從小時候的草原生活,到高校草原係讀書、縣草原工作站工作,再到退休後又受聘參與完成對張掖市境內的植物調查,安國慶與草木打了一輩子交道。

  “祁連山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這裡一草一木的生長習性和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均有差異。你只有真正走進祁連山,認識祁連山,才能更好地去保護她。”安國慶對近年來祁連山的生態蝶變深有感觸,“現在環境真的變好了。”

  連日來,在肅南縣大河鄉西嶺村,牧民迎面碰見都會問上一句“你年底到哪去借牧?”“聯繫好了嗎?”所謂“借牧”,就是在冬季來臨前,將牛羊從高海拔的大山和草原趕往河西走廊的農區越冬,在春季氣溫回暖後再帶回草場。

  西嶺村村委會副主任柯海兵介紹説,冬春季節河西走廊農區氣溫高、草料足,羊的成活率比在冬季牧場高。這期間,草場也得以休養生息,保護了生態。

  去年以來,肅南全縣借牧牲畜數量達到35.44萬個羊單位,實現增收992.32萬元。

  同樣,山丹馬場通過堅定不移走生態良好、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的綠色發展道路,綠色轉型發展的成色越來越足。

  ——實施易地安置和新産業向山下轉移工程、生態項目建設,轄區內水源涵養功能持續提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從80.34%提高到85.36%,野生保護動物頻現。

  ——著力打造“規模種植+特色養殖+綠色食品加工+生態旅遊”産業鏈。2023年經營業績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凈利潤較2019年分別增長34.4%、205.84%……

  祁連山下生態持續向好,産業“多點開花”,山丹馬場職工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張掖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35.1萬畝林地和400萬畝草地碳匯交易,成為西北首個林業和草原碳匯均交易成功的城市;掛牌首發祁連綠色産業發展基金,創新推出“GEP貸”等金融新産品和“碳普惠+募資造林”等投融資新模式。

  碧波奏響“和諧變奏曲”

  從張掖市區向南遙望,橫亙的祁連山脈,一條條蜿蜒的冰川衝出山谷,涓涓滴水匯聚成河,一路流淌,潤澤著河西走廊的綠洲、城市和鄉村。

  市區北郊,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迎來眾多遊客。漫步其間,蘆葦搖曳,水鳥翩躚,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場景。“這片濕地就是從祁連山上流淌下來的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造就的。這裡擁有3萬多畝天然濕地,生活著197種植物和116種野生動物。大家在遊覽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動物哦。”暑期,公園工作人員正忙著迎接一撥撥前來研學的團隊。

  從昔日雜草叢生的亂石灘,到如今張掖生態環境的加濕器、制氧機,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十幾年的生動變化,成為甘州區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公園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濕地3163畝,恢復濕地植被5000多畝,疏浚渠係23公里、河道4公里,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將守牢濕地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加強濕地資源管護,更好發揮濕地管護員作用,鞏固整改整治成效,保護好這片濕地資源。”甘州區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李鵬説。

  黑河緩緩流經張掖境內,在這裡形成了總面積4.1萬公頃的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張掖市全面推進黑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綠色健康的林水生態體系,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堤穩的治理目標,保障了黑河流域經濟社會和生態安全。

  縱貫河西走廊的祁連山,自東向西流淌的黑河,阻擋了北部騰格裏、巴丹吉林、庫木塔格三大沙漠的匯合南侵。幾十年來,張掖人民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韌勁,在荒漠戈壁栽樹種草、封沙育林、修路通電,將荒山變成青山,讓沙漠披上綠裝。

  沿著黑河臨澤段驅車向西而行,兩岸樹草鬱鬱蔥蔥。一道道“三北”防護林迎風挺立,抵禦著沙漠侵擾。“以前春天風刮得很大,經常是頭天栽的樹,第二天全都被沙埋了,只能重栽。”臨澤縣林業局原局長王福明的話語充滿堅毅,但是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真的是拿出了戰天鬥地的精神。

  1978年以來,臨澤縣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項目,採取荒漠植被封育、工程治沙、人工造林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模式,風沙治理進一步向沙漠縱深推進,建成長達187公里的綠洲週邊防沙固沙阻沙林帶,綠洲向沙漠延伸3公里至14公里,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保障了綠洲生態安全。

  在板橋鎮金沙灣沙漠旅遊度假營地,遊客或攀爬至沙山頂巔,享受“沖浪”魅力,或駕駛越野車在連綿不絕的沙海馳騁……臨澤縣通過招商引資,在此打造集旅遊、觀光、科普、餐飲、娛樂於一體的金沙灣沙漠旅遊度假營地,吸引遊客紛至遝來,感受沙漠風情。

  “我是從酒泉自駕游過來的,景區的玩法很多,體驗感很強。”遊客張勝利説。

  在沙漠週邊,壕洼村1.37萬畝制種玉米陸續迎來豐收,田間地頭一片豐收的忙碌景象。

  黑河途經青海、甘肅、內蒙古,其幹流全長821公里,流域面積14.29萬平方公里。

  張掖堅定扛牢黑河中上游責任,嚴格落實“全線閉口、集中下泄”黑河水量統一調度制度,2000年以來連續24年完成黑河分水國家戰略任務,累計調水275.3億立方米、佔來水量的61.3%。

  如今的黑河兩岸,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緩緩鋪展開來。

  城鄉打造“美麗新圖景”

  張掖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2023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321.0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67.73萬畝,中藥材、果園、油料等種植面積達到58.43畝。張掖市做好農業節水文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更好實現節水和增收雙贏。

  ——甘州區通過調整産業和種植結構,全面壓減高耗水作物,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12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97.5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至0.625,實現畝均節水200立方米,建成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為加快推進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水準,高臺縣創新提出修建“港灣式”地表水泵池置換地下水措施,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壓減地下水開採量,為超採治理探索了“新路子”;

  ——山丹縣將節水管理與效益引導相結合,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實施水利項目建設、補齊水利設施短板、改善用水環境為出發點,謀劃梳理重點水利項目59項;

  ——民樂縣採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大數據計算田間最佳灌水量,使高標準農田實現精細化、定量化灌溉,實現智慧管理、遠程可視、精準節水,推進智慧農業示範點建設……

  “在使用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後,馬鈴薯全生育期每畝用水200立方米,用水量比以前減少一半,更有利於現代農業節本增收。”近期,在民樂縣高標準農田智慧灌溉精準節水示範項目現場的物聯網控制中心,張掖市眾智眾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韓程鵬説。

  張掖市深入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啟動建設新時代全國節水型社會新標杆,推行水資源總量控制和預算管理,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10個水預算管理試點地區之一,深化水權、水價、水管體制“三項改革”,強化農業結構調整、節水農田建設和智慧灌溉技術推廣,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35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71%,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15,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年節水量超3億立方米,全市黑河水用水量由分水前的76%下降到去年的38%。

  漫步在張掖市區,路暢、街凈、樹綠、水清……如今,張掖市通過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宜居水準,市民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這道墻一拆,下樓走幾步就是南大池公園。每天我都和鄰居一起做養生操鍛鍊身體。”初秋清晨,家住甘州區南大池片區的老人徐萬保,一大早便來到公園健身散步。

  從“繞道入園”到“推窗見景”,發生在身邊的可喜變化,讓徐萬保深有感觸。

  “去年我們啟動南大池片區老舊小區集中連片改造工程以來,拆除片區內圍墻、鍋爐房、門房、雜物房,重新敷設供水、通訊等管網,增設活動健身器材,架設監控設施,建設停車場,群眾的幸福感日益增強。”甘州區東街街道甘泉社區黨委副書記王雪説。

  路邊,林蔭綠道隨處可見;街頭,鮮花綠植扮靚城市空間……這是甘州區加快建設“見林顯綠露水、生態宜居宜遊、特色魅力獨具”森林城市的縮影。

  2014年,甘州區城市綠地養護面積約31萬平方米。今年,這一數字一路攀升至305.9萬平方米。10年間,綠地養護面積擴大了近10倍。

  今後,張掖將堅定當好守山者,加快構建以祁連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守護好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爭創“兩山”示範區,擴大林草碳匯項目開發交易成果,推動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區域碳匯、集體林權等市場化交易,建設全省首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文 張建暄 郭沛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