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牢記囑託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甘肅深化東西部協作推動勞務輸轉量質齊升
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王家咀村村民王齊伍,2024年年初免費乘坐高鐵專列到達青島後,由大巴車直接送至務工企業。2024年是他在青島務工的第3個年頭,外出務工後,王齊伍的收入穩步提高。這是甘肅深化東西部協作助推勞務輸轉、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甘肅積極把握新階段東西部勞務協作新定位、新特點,聚焦打造“津甘技工”“魯甘人力”東西部協作金字招牌,不斷提升協作品質,實現勞務輸轉數量和品質“雙提升”。2021年以來,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已幫助64萬人次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促進群眾持續增收。
甘肅省充分利用“春風行動”有利時機,協調天津市、山東省在天水等7個受援市州舉辦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1489場,與鐵路、民航等十幾個部門聯動,通過包專列、專機,輸轉務工人員前往協作省份及省外其他地區就業,讓務工人員實現了“出家門、上車門、入廠門”。持續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就近就業兜底能力,協調東部協作區圍繞甘肅受援縣區特色優勢産業,通過建立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産業園區的方式,推動東部密集型産業向甘肅轉移,援建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電子商務、餐飲服務等各類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1446家,吸納4.5萬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出臺相關政策,優化務工服務保障,聚焦“省內就業脫貧勞動力一次性往返交通補助”兌現流程,簡化申報材料,推行“免申預付”定額補助模式,激發農村勞動力外出穩定就業積極性。截至2024年8月底,已幫助全省16.39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13.72萬人。
同時,甘肅省大力開展東西部協作特色勞務品牌培育,不斷將勞務品牌轉化為就業名片、創業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積極對接天津市、山東省,持續打造“津甘技工”“魯甘人力”省級東西部勞務協作品牌,加強魯甘“工匠聯盟”高技能人才協作品牌建設,並創新開展“津甘護工”勞務品牌共建,形成了具有全國特色的“實訓培養+勞務輸轉+就業吸納+人才儲備基地+權益保障跟蹤”立體化工作模式。同時,人社部門指導蘭州市、定西市等5市州11個縣區打造出了“永登苦水玫瑰農藝工”“青麥技工”“華銳菌農”等地域特色顯著、發展活力強勁的11個協作品牌。
甘肅省積極探索校校合作與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協調山東、天津優質技師學院、企業來甘考察,簽訂校校、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有利於提升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畢業生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的新型教學模式,實現人才多樣化培養。加大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力度,推動有一定資金、技術和創業經驗且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給予創業支持,組織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創業培訓,使他們成為“一能種、二能養、三能務工、四能經商辦工廠”的複合型人才。人社部門強化精準培訓提升就業技能,會同天津市、山東省定期發佈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引進濟南“陽光大姐”、藍翔技校等東部培訓機構10余家,打造“以需求定培訓、以培訓提技能、以就業促民生”的“一站式”培訓就業服務鏈條,開展訂單式、定崗式培訓235期,培訓農村勞動力1.02萬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永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