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定雙城記】甘肅臨洮:深化東西部協作 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
央廣網蘭州12月5日消息(記者 邸文炯)位於甘肅省定西市的臨洮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是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著名的馬家窯文化的命名地、戰國秦長城的西起首之地。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地帶,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境而過,獨特的自然條件讓臨洮成為典型的農業縣。同時,作為省會蘭州的南大門,“蘭州1小時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催生了臨洮現代化産業的發展。
東西部協作如同一座堅實的橋梁,把山東青島市北區和臨洮縣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兩地跨越山海、攜手共進,讓這座西北小城的山川沃土之上産業項目落地生花,農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鄉村振興提速提質。
建園招企 延鏈補鏈
走進臨洮縣中鋪工業園,海爾日日順智慧物流園項目展示牌在山頭赫然而立,這是青島市北區協助臨洮縣搶抓魯甘東西協作重大機遇,引進落地的重點産業項目。
該項目佔地400.9畝,總投資達6億元,項目建成後年可帶動流通産品貨物投資約79.2億元,可帶動當地500多人實現就近就業。
海爾日日順智慧物流園實景(央廣網發 定西市委宣傳部供圖)
同樣,位於園區的甘肅銀河龍耀無紡布有限公司的車間裏機械轟鳴,一卷卷無紡布從生産線上依次下線,這是由市北區的挂職幹部牽線搭橋從山東濰坊引進的一家企業,該企業是致力於高強長絲聚酯胎生産研發與銷售的專業化公司。
挂職幹部徐雙華介紹,在産業項目招引上,最為注重縣域産業的延鏈補鏈強鏈,確保項目引得來、落得下、發展得好。在深入調研,緊密結合園區産業結構和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引入落地了銀河龍耀無紡布研發生産與銷售項目,項目的建成投産不僅彌補了臨洮優質油氈防水卷材基布生産的空白,也對臨洮建築建材産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甘肅銀河龍耀無紡布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鵬表示,項目從招商洽談到落地建設投産,僅僅用了七個多月的時間,這多虧挂職幹部的積極溝通協調和園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臨洮速度”縮短了項目建設週期,為企業節省了成本。
甘肅銀河龍耀無紡布有限公司車間內景(央廣網發定西市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市北區和臨洮縣結合兩地自身資源稟賦,發揮各自優勢、找準目標定位,從需求和供給兩端發力招引培育“耦合”項目,充分利用臨洮縣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與市北區資金、人才、技術優勢形成錯位互補,圍繞“三新一高”導向和“産業富縣”目標,先後成功簽約智慧農業産業園、外貿工藝品創意生産、臨洮工業互聯網平臺暨沿黃流域(東西協作)數字化高品質發展、熹滿倉水果玉米種植及初加工包裝等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0余個,僅2023年以來落地實施東西部協作項目8個,新增投資額3.36億元,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多方協作 優勢互補
在臨洮縣東部的龍門鎮三十鋪村千畝梨園採摘梨子的村民余彥平介紹,近些年在東西部協作資金和技術的幫助下,村上的林果産業發展得很快,梨樹真正成了大家的致富樹。
臨洮縣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資源,圍繞“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主導産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基礎公共服務水準,培育文明鄉風,提升村級服務農民能力”的要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的建設,精細謀劃打造了洮陽鎮雙聯村、新添鎮潘家莊村、太石鎮三益村等10個示範村,構建起“和美鄉村”靚麗風景線。
漫步洮河生態廊道,臨洮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鋼架大棚一片銀光閃爍,棚內各種蔬菜綠意盎然。東西部協作配套資金1000萬元的産業園智慧農業示範園基礎配套建設項目已接近尾聲,為園區的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注入了科技的力量。市北、臨洮兩地堅持引導東西協作資金、資源和市場主體共建園區,讓先進的農業科技和管理經驗在洮河兩畔生根發芽,通過引進優良品種、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和完善農産品加工鏈條,著力提高農産品品質和附加值,努力把臨洮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成為承接東西部産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載體。
2021年至今,東西部協作投入資金1.25億元,持續改善臨洮縣設施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延伸補齊蔬菜生産加工産業鏈,吸納務工人員達1.3萬人,從事農副産品加工、銷售的人員達2.3萬餘人。
臨洮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大棚內景(央廣網發定西市委宣傳部供圖)
消費協作是促進農業産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阿裏數字鄉村臨洮産地倉裏,公司工作人員正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地開展備貨質檢、粘貼面單、分揀上架及出庫裝車,每天有4000多單農特産品從倉裏發往全國各地。
臨洮縣供銷聯社負責人介紹,目前供銷聯社已落實東西協作消費獎補資金近300萬元,支持150多種農特産品通過線上電商平臺和青島銷地倉等線下實體平臺銷售,累計幫助銷售臨洮農特産品7.77億元。同時,大力推進“農超對接”“政企對接”“企企對接”等新型行銷模式,讓“臨洮珍好”區域品牌下的定西寬粉、臨洮甜百合、中藥材、牛羊肉、小雜糧等高原特色農産品走進了青島的千家萬戶。
人員交流 互利共贏
甘肅新農生態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謙大學畢業後就入職了該公司,東西部協作給剛上班的王謙提供了到山東的行業領先企業培訓的寶貴機會。跟隨清華大學的專家學習技術知識,不僅提高了他自身的專業水準,也提升了所在公司的科研技術水準。
企業人才交流學習只是東西部協作人才交流的一部分,市北區和臨洮縣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的有利契機,推動各領域、各層次的人才互訪交流學習。臨洮縣每年分期組織黨政幹部、産業協會、電商文旅企業等專業技術人才赴市北區開展為期3個月的體悟實訓,市北區組織年輕優秀機關幹部、骨幹教師和醫生奔赴臨洮,與臨洮的幹部教師醫生一起開展工作、交流經驗。
截至目前,兩地已互派10名黨政挂職幹部和220名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學習交流,舉辦各類人才培訓123期4717人次,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市北、臨洮兩地不斷健全完善勞務協作機制,每年集中舉辦兩次大規模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活動,建立雙向勞務工作站,由政府牽頭“點對點”組織進行勞務輸轉,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外出務工人員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東部地區用工難的問題,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勞務協作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鐵桿莊稼”,臨洮縣每年落實勞務獎補資金200多萬元,補助勞務輸轉5000多人,有效增加五千多個家庭收入,有力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臨洮縣2024年赴青島務工人員出發儀式(央廣網發定西市委宣傳部供圖)
東西部協作所取得的成績,是市北區與臨洮縣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團結協作、攜手共進的生動寫照,不僅促進了臨洮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為市北區的産業升級和拓展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