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19時,在張家界市賀龍體育館,張家界陽戲精彩開演。臺上演員動作剛柔並濟,聲音時而激昂,時而婉轉;台下人頭攢動,時而歡笑,時而鼓掌。
“正月初十開演以來,幾乎場場爆滿。”張家界陽戲傳習所所長歐輝平説,現在傳習所每年演出都在200場以上,每逢節假日都是傳習所最忙的時候。
張家界陽戲是當地老百姓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其“金線吊葫蘆”的特殊唱腔,被譽為“三湘一絕,五溪奇葩”。2011年,由永定區申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以前,我們節目演出,觀眾席上清一色中老年人,這兩年,台下遊客和年輕人明顯多了。”歐輝平説,文旅流量與戲劇聲量正在實現“雙向奔赴”。
“00後”宋佳愛是張家界陽戲傳習所的一名陽戲演員,入職以來演出已超過100場。去年,在第八屆湖南藝術節上,作為陽戲《狀元焚冠》男主角,他獲得了“田漢表演獎”。“成功沒有捷徑可以走,一招一式都是練出來的。”在宋佳愛看來,臺上演員既是藝術的展現者,也是價值觀的傳遞者。
這個春節,宋佳愛不僅在舞臺上奔忙,還活躍在網絡平臺上,用直播和短視頻傳播張家界陽戲。他的直播間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關注。一次直播一個多小時,一場直播最高峰時有1000多名觀眾同時在線。
隨著張家界陽戲越來越受關注,傳承者們開始思考,如何讓陽戲的發展更上一層樓。“陽戲要發展,與時俱進很重要。”歐輝平告訴記者,要讓大眾接受,關鍵要讓年輕人接受和喜愛。一方面注重年輕人才培養,讓陽戲表演後繼有人;另一方面在內容上進行創新,創作出緊貼時代的新劇目,讓陽戲煥發出新活力。
近年來,永定區專門設立陽戲傳習所,培養新一代陽戲演員,在張家界旅遊學校開設陽戲藝術中專班,培植更多“苗子”。並推出了陽戲進景區、進鄉村、進學校等活動,多所中小學開設了張家界陽戲的興趣班。如今,張家界陽戲傳習所已有30多名年輕人。
在手把手教學時,歐輝平會告訴這些年輕演員,傳承是第一課,要從“唱念做打”“四功五法”等基本功開始,才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陽戲演員。
“90後”的石雪芳已是新生代裏的“老演員”,主演過多部陽戲經典劇目,例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梅,《狀元焚冠》中的公主,年均演出200多場。儘管每天都很忙碌,但是一站上舞臺,她就立刻有了一種激情和信念,“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
採訪中,幾名演員不約而同表示,“年輕觀眾多了”“外國遊客來了”是這兩年的新趨勢。一方面,張家界陽戲進校園、進景區和非遺保護宣傳等活動讓更多人走近陽戲,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張家界境外遊的火爆,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了解張家界陽戲、土家茅古斯、大庸武術等非遺。
“我們在傳承創新陽戲,陽戲也在不斷地塑造我們。”歐輝平説,在這方小小戲臺上,青年一代與傳統戲劇相互碰撞、相互成就。(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魯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