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牢記囑託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全力打好農業生産第一仗——甘肅省緊盯節水增糧單産提升提早佈局春耕備耕
高標準農田實施春耕覆膜提升地力。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2月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記者2月8日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按照甘肅省政府印發的《穩定糧食生産行動方案》,我省農業農村部門緊盯“産量産能、生産生態、增産增收一起抓”的目標,從強基礎、穩面積、提單産、增産能方面發力,提前著手謀劃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
據了解,當前,全省各地各部門正按照2025年糧食生産安排部署,將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00萬畝、252億斤的糧食生産任務分解下達,落實到村到田。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具體情況,推動越冬作物控旺促壯,全省已播種冬小麥790萬畝、冬油菜160萬畝,完成秋覆膜800萬畝,秋播及越冬期土壤墑情總體好于往年,小麥油菜一二類苗佔比分別達到84.1%和86.9%。
隨著春耕農時臨近、天氣逐漸轉暖,農業生産的重點工作轉向全力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據介紹,甘肅省春播面積佔全年農業生産的7成以上,是每年糧食生産的重要階段。為確保春耕生産不誤農時,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農資調度供應力度,全省已檢修保養各類農機26萬台套,種子、化肥、農藥、農膜儲備量分別佔到需求量的66%、61%、77%和73%,農資供需呈現總體價穩量足態勢。
在具體的實施層面,甘肅省緊盯節水增糧環節,深挖潛力,持續落實節水方案,突出工程節水、農藝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優化設施建設,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落實農業節水的關鍵抓手;連續兩年將調蓄水池納入為民辦實事,加力建設一批引水泵站、精準調控平臺等智慧化設備;堅持“無糧不膜、無膜不種”原則,在中東部大力推廣高強度加厚地膜,在河西及沿黃灌區大力推廣密植精準調控,2025年將力爭全省高效節水面積達到1490萬畝,預計可新增節水1.6億立方米。同時,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壓減洋蔥等高用水作物種植面積,增加馬鈴薯等節水作物近20萬畝,力促節水和增糧“雙贏”。
霧培法培育馬鈴薯原原種。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在2025年的春耕生産中,多項單産提升措施也將得到推廣應用。一方面,將向品種要增量,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擴大推廣蘭天系列優質中筋小麥、先玉系列耐密宜機收玉米、隴薯系列高澱粉加工型馬鈴薯品種,力爭良種覆蓋率90%以上;另一方面,將向裝備要增量,繼續實施農機研發製造推廣一體化試點和丘陵山區農機先導區建設,推動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
此外,將堅持提單産和提品質並舉,強化項目支撐、要素集聚、主體帶動,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産,打造17個糧油單産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支持35萬畝帶狀複合種植;實施以“兩年三茬”為主的耕地輪作,力爭完成夏播復種4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70萬畝以上,努力實現“前茬保供給,後茬保收入”的目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