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灑在肅州大地,帶來無限生機與希望。溫室大棚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鮮嫩的蔬菜茁壯成長,農戶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産業先行拓富路
走進酒泉市肅州區泉湖鎮永久村蔬菜大棚,翠綠的黃瓜宛如翡翠,掩映在藤蔓間;紅彤彤的番茄似燈籠般挂滿枝頭;辣椒像一串串紅炮仗在綠葉的簇擁下格外搶眼。農戶穿梭在菜壟間,精心挑選著成熟的蔬菜。
泉湖鎮永久村農戶種植的番茄喜獲豐收 攝影 陳美伊
永久村黨總支書記吳興宏説:“我們村2024年積極爭取項目,帶領村民一起致富,搭建了8座高標準溫室大棚,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9萬餘元。”
近年來,肅州區各鄉鎮結合村域特點,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科技賦能促增收
從土結構溫室、石頭大棚到高標準智慧化聯棟玻璃溫室,從增溫塊禦寒到太陽能電暖炕取暖,從手工操作到手機軟體遠程調控……近年來,肅州區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産業園通過科技賦能,正闊步走向規模更大、科技更新、效益更高、更加綠色的數字農業新時代。
“這兩天有些倒春寒,氣溫大幅下降,但我們一點都不擔心。自從使用了這套新設備,農作物就像睡在‘電暖炕’上,即使天氣特別冷,蔬菜也可以正常生長。”肅州區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産業園溫室蔬菜種植戶李佳國説。這套棚內增溫“黑科技”得益於墻體上安裝的新型光伏吸熱面板,白天吸收太陽能,為蓄水罐內的儲藏水加溫,晚上把熱水輸送到地下管道循環散熱,給“蔬菜寶寶”們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成了增加蔬果産量的“法寶”。
近年來,肅州區邀請中國工程院、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的41名專家組建“智庫”,重點圍繞設施建造、有機基質配方、水肥一體化等高效栽培管理和輕簡化節本增效核心技術研究攻關,積極打造設施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通過定期舉辦集中講座、現場實訓、外出觀摩學習等,把高素質農民培訓與設施農業發展緊密結合,幫助更多農民掌握更先進、效率更高的設施農業生産技術,夯實發展設施農業人才基礎,解決了設施農業缺水、缺肥、缺專業人才的問題,為設施農業發展裝上了“智慧芯”。
多元發展興鄉村
近期,肅州區西洞戈壁産業園食用菌種植基地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數十名工人熟練地將包裝好的産品裝車。這裡主要種植香菇、雞腿菇、羊肚菌等菌菇,全鎮80余座食用菌棚成為村民致富的新産業。
農戶採摘菌菇 攝影 陳美伊
種植基地採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務工。村民盛海星笑著説:“在這裡打工,既能照顧家裏,每年還能增收3萬餘元,日子越來越有盼頭!”每30天一茬的采收頻率,讓農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近年來,肅州區精準定位現代高效農業,高水準建設設施蔬菜供應基地,加快推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擴量提質延鏈增效,累計建成設施農業面積9.3萬畝,形成了“一核四園六帶”蔬菜産業格局,蔬菜面積穩定、産量産值可觀,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文 孫艷 李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