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長沙以特色勞務品牌建設帶動12萬餘人就業創業
2025-03-10 13:43:47來源:華聲在線編輯:周雨晴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長沙以特色勞務品牌建設促進高品質就業創業:21張“金名片”,帶動12萬餘人就業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謝璐 通訊員 羅奕思

  傳承傳統技藝的“沙坪湘繡工”、為人們調理健康的“頤而康保健按摩師”、讓生活更加活色生香的“茶顏悅色茶飲調製師”、為新質生産力添磚加瓦的“‘智’慧瀟湘數字人才”……在充滿活力的星城長沙,有這樣一群“明星”,他們都有一門爐火純青的看家本領,靠技能和勤勞改善生活、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推動著産業進步、城市發展。

  長沙市各級人社部門堅持以“就業優先”為導向,緊盯“供需兩端雙贏”目標,大力推進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截至目前,共打造了21個特色勞務品牌,開展技能培訓累計11萬餘人次,帶動就業12萬餘人。

  這些熠熠生輝的特色勞務品牌,正成為促就業、惠民生、助發展的“金名片”。

  分類施策

  從“好員工”到“創業者”

  2月25日,記者走進長沙優美西點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空氣裏充滿奶油蛋糕的香甜,好利來企業定向委培班、羅森尼娜企業定向委培班、西點創業班等各類班級正在緊鑼密鼓授課,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個個蛋糕素坯在學員們手中很快穿上了鮮艷的“花衣裳”。

  一間教室裏,成功就業學員陳紅玲被邀請回來向“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2022年在優美西點學習一年後,經過學校推薦,我順利進入好利來就業,憑藉過硬技術,如今在南門口分店擔任烘焙車間負責人,享受五險一金、13薪和門店分紅,年收入超10萬元。”陳紅玲説。

  “近五年,學校通過培訓,帶動長沙當地就業15000人,另通過建立創業扶持小組,幫助畢業學員在全省開了100多家烘焙門店。”長沙優美西點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徐義松介紹。學校還與100多個烘焙品牌建立合作,通過為企業“量身定制”培訓課程、定向培養學員,提升了招聘、就業成功率。

  而在頤而康頸肩腰腿痛醫院黃氏整脊工作室,特色調理師黃愛迪正為老主顧劉先生進行調理按摩。“老黃的‘眼睛’長在手上,‘痛點’找得太準了!”劉先生是一名程式員,苦於頸椎病久矣,在黃愛迪的調理下有了明顯好轉。

  “我曾經就是湘鄉大山裏的一個盲人放牛娃,加入頤而康學習中醫按摩後,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改變。”黃愛迪説,“在公司內部創業機制支持下,我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技能工作室,年收入達20多萬元,在長沙買了房、也有了妻兒,生活過得紅紅火火。”

  像黃愛迪這樣的入孵特色工作室,在頤而康還有40余家。頤而康在培訓就業的基礎上,鼓勵、扶持有能力的員工成立特色工作室,幫助其實現“員工-合作者-創業者”身份轉換,目前已搭建孵化場地面積700平方米,全年實現孵化經濟收入1500萬元。

  培訓賦能

  從“賣力氣”到“憑技能”

  中聯重科智慧産線上,工程師童偉平只輕輕操作手柄和面板,就指揮焊接機器人完成了高強度的焊接作業。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高技能藍領,童偉平得益於湖南樂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與中聯重科簽署的“智造人才”培養戰略合作計劃。

  作為湖南裝備製造業名片,中聯重科持續推動智慧製造能力升級,通過與樂新智慧合作開辦焊接機器人、數控操作工程師、智慧産線維保工程師等現場工程師崗位的儲備人才班、轉型班和提升班,1000多名産業工人參加培訓,迅速實現“智慧”成長。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僅需要金字塔尖的科創人才,也需要能將創新理念批量變現的高素質産業工人。長沙人社部門聚焦新産業,大力提高勞務品牌的技能含量,讓勞動力實現從“賣力氣”到“憑技能”的根本轉變。

  長沙市陽光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通過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培養了大批人工智能訓練師、計算機程式設計員、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湘江新區華自科技電工”品牌加強對非標電工、電子儀器儀錶裝配工等水電控制領域技能培訓;“雨花建築産業工人”培訓課程不僅包括傳統的建築技能,還有現代化的建築技術和管理知識……

  為激勵相關單位培育好勞務品牌,長沙持續加大補助力度。截至目前,已按每家建設單位15萬元的標準,共撥付特色勞務品牌建設獎補資金255萬元。

  因地制宜

  從“一區一品”到“一區多品”

  開福區沙坪街道的一間繡坊裏,52歲的繡娘黃斌正和同事趕制繡品“千里江山圖”,隨著絲線穿梭、巧手翻飛,繡布上的山林、江河等圖景逐漸生動起來。

  “在沙坪,做女紅也能頂起半邊天!”提起自己的湘繡事業,黃斌自信滿滿。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再紅的她技藝精湛,曾在長沙“星城杯”湘繡技藝大賽中一舉奪冠,憑藉手藝給家裏建起新房、把孩子培養成才。

  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沙坪湘繡”是長沙家喻戶曉的地理標誌品牌。截至2024年底,沙坪街道吸引了近萬名繡工從業,街道常住人口中每13人就有1名繡娘,她們憑著“針尖芭蕾”本事,人均年收入逾6萬元,創造的年産值超2.5億元,佔湖南湘繡行業總産值80%。

  此外,當地依託“沙坪湘繡工”勞務品牌,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已累計開展培訓2萬餘人次,將“指尖技藝”轉化為了“指尖經濟”。

  長沙緊緊依託地域特色開展勞務品牌建設,根據各區(縣、市)特定的地理、人文和歷史資源,選擇優勢産業,推動形成了“一區一品”“一區多品”的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格局。

  “中國煙花之鄉”瀏陽市大力推進“瀏陽煙花爆竹製作工”勞務品牌建設,花炮産業鏈帶動30多萬人在家門口就業;水域廣闊的望城區打造“望城荷花蝦養殖工”勞務品牌,累計培訓技術人員4000余人,帶動超3400人就業;寧鄉的“沙田包子中式面點師”、望城銅官的“銅官窯陶瓷技工”等一批特色勞務品牌,既傳承了地方特色文化,又有力助推了穩就業和鄉村振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