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循跡溯源,在寧波,追尋思想印跡;
一次次文明探源,在寧波,賡續千年文脈;
一次次文明實踐,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
……
打開近些年寧波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長卷,奮進的足跡、高光的印記,躍然眼前,澎湃於心,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在傳承與創新中愈加深厚。
以文化之力,為城市鑄魂,為改革蓄勢,為發展賦能。
近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寧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作為激勵全市人民實乾先行的精神之源,持續踐行文化建設“八項工程”,賡續中華文脈筆筆濃墨重彩,推動港城文化處處繁花似錦,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精彩寧波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有力輿論支撐和強大精神力量。
領航定向,真理之旗彰顯思想偉力
思想如炬,引領航向。
四明兒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囑託,持之以恒講述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總結好“八八戰略”在寧波的生動實踐,深入開展“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系統實施“在寧波,感悟真理偉力”實踐解碼工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黨員幹部群眾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奏響奮進新時代的雄渾樂章,激蕩創造新偉業的共同夢想。
以學鑄魂,一場場學習教育,如激越音符撥動心弦——
將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波走過的“足跡”、擘畫的“印跡”、牽掛的“心跡”串珠成鏈,從23條“循跡溯源”線、81個實踐解碼點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對寧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的思想基礎持續鞏固。
循跡溯源,一份份理論研究,如源頭活水汩汩涌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寧波的探索與實踐”等重大研究持續深化,釋放領航定向“源動力”;“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系列研究,闡釋示範先行“總綱領”……厚植最鮮明的底色,寧波以理論厚度支撐起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的高度。
弘理啟智,一次次宣講闡釋,如春風時雨潤澤人心——
圍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重要回信精神等主題,市領導示範講、市委宣講團深入講,“後浪”等青年宣講隊伍“聲”入人心,“理論背包客”等宣講新模式“餘音繞梁”,點燃起全市上下進位爭先的激情,激發比學趕超的鬥志。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牢牢把握思想航線,以如椽之筆,讓真理之聲響徹四明大地。
深耕厚植,港城文化煥發時代風采
寧波深知,一座城市的跨越發展,往往以文化加速崛起為支撐,以文化繁榮興盛為標誌。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于千年文脈中深耕細作,全方位解碼優秀地域文化基因,在賡續歷史文脈、勇攀文藝高峰、優化文化供給等方面出新出彩,激蕩起波瀾壯闊的文化新景。
探文化之源,中華文化跨越時空魅力——
高規格成立寧波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精心組織史前文化與海洋文明“探源”工程,開展“建設中華文明寧波樣本”課題研究,編纂寧波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系統的地方文獻總集《四明文庫》,在探源基因密碼、剖析精神內核中找到“甬立潮頭、接力以進”的文化源泉。
塑文化之形,四明文脈生生不息——
天一閣南館、河姆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王陽明紀念館等文化地標加快建設,全國首創“文物平安新基建”數字化監管,打造“一級館引領、區縣館健全、特色館多元”的“博物館之城”,在一項項重大文化設施項目全面開工和運行中,寧波文化根脈展現活態新生。
傳文化之韻,文藝精品創作碩果纍纍——
圖書《望道》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特別獎,舞劇《東方大港》等相繼登上國家大劇院,民族舞劇《花木蘭》在美國連演6場……一批具有寧波辨識度的文藝力作從“高原”向“高峰”跨越,文藝精品和城市文化雙向賦能。
揚文化之美,公共文化供給優質普惠——
創新推出“我陪孩子讀經典”等城市文化品牌,全面建成覆蓋市縣兩級的少兒圖書館,連續舉辦3年的寧波春晚成為海內外寧波人的共同期待和記憶,“歷代繪畫大系寧波特展”、“東方的起點”大展等文化盛宴來到家門口,紮根全市各個街道(鎮鄉)的文化特派員將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文化惠民的紮實腳步,讓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氣質、增益精神。
文化活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吟誦“何以寧波”的千年迴響。
蓄勢賦能,文化業態澎湃發展動能
如何實現文化和經濟的交融共興?面對這一重大理論命題,寧波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將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牽引,在傳承中激發創新動能,推動特色文化底蘊賦能新質生産力,持續蓬勃“經濟脈息”的文化律動。
用好數智技術“加速器”,激活文化産業新引擎——
這是一個經典的“寧波時刻”: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上,來自寧波的奧運冠軍汪順舉起寧波企業“方太”智造的火炬,和“數字火炬手”一起,點燃寧波企業“大豐實業”智造的火炬塔。
熊熊火焰的背後,是寧波文化製造業探尋“文化+科技”的堅實腳步。寧波以“星勢力”與“新勢力”共築高品質發展矩陣,文化製造業總量、文化製造業上市企業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數持續領跑全省。
打好産業升級“組合拳”,釋放全域協同新效能——
獲評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首批文旅部技術創新中心,出臺全省首個數字文化産業扶持政策,建設中國(象山)視聽産業園,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達到6家,在人文與經濟的良性互動中為高品質發展創造新動能。
寫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作為城市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海絲文旅大展首次以“三展合一”的全新形式亮相。在寧波,文化內涵提升和對外傳播齊頭並進,獨具地方特色的文旅路線、文旅産品不斷開發,也讓人氣流量與發展增量同頻共振。
優渥的文化、優美的風景、優質的服務,共同繪就了一幅文化繁榮興盛的美好圖景。
價值引領,文明之力助推精神共富
物質要富足,精神要富有。
錨定目標,示範先行,全市上下堅持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改進創新,“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悄然躍升。
這幾年,公民道德培塑廣泛深入——
錢海軍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竺士傑、崔譯文登上道德領域的國家榮譽表彰臺。在他們的身後,是123位“中國好人”、375位“浙江好人”、1598位“寧波好人”,是寧波市民以愛心善舉點亮這座城市最溫暖的精神炬火。
這幾年,全域文明浸潤滿城新風——
堅持共建共享,潤德與惠民緊密聯動,創新實施“我們的家園”行動,集聚“我們的”力量建設美麗幸福文明家園;堅持為民惠民,深入實施“七彩惠民路”等民生工程,“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城市品牌更加閃亮。
這幾年,改革創新“譜”出示範先行——
“浙裏甬文明”以數智賦能文明創建,用看不見的“手”,讓市民養成看得見的自覺;全省首個政務服務“微笑指數”測評體系,把“辦事無憂”變成可量化的服務力。15次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城市,這是文明之城的勳章,更是“人民之城”的生動體現。
文明其表,制度其裏。我市堅持德法並舉,形成以17部地方法規為主體的文明法治體系,成風化人,文明之風更加充盈。
守正創新,主流輿論昂揚奮進旋律
縱揮淩雲筆,抒寫新篇章。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持續壯大正面主流輿論、擴大對外傳播聲量、推進媒體迭代升級,一件件有溫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讓好聲音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
主旋律更高昂——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澎湃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宣傳聲動海內外,“春之聲——寧波高品質發展十人談”系列報道全網傳播量破5000萬,為中國經濟光明論提供了有力的注腳。
融合風更強勁——
市級重大新聞傳播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深化,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輿論引導體系迭代升級,甬派客戶端和寧波晚報微信公眾號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寧波一初中生球場邊救人”“的哥姚師傅”等現象級融媒傳播案例爆款頻出;300余位海內外視頻號創作達人,攜手擦亮“寧波有東西”城市名片,超過11億次的總傳播量讓全網領略“寧波真的有東西”。
好聲音更遠揚——
將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作為推進高水準開放的重要路徑,全面釋放“開放應當是寧波最大優勢”的時代效應。在全省率先成立地方國際傳播中心,“光影裏的寧波”全球“百企百展”覆蓋四大洲100多家寧波海外工廠,“濱海寧波”系列傳播活動累計連結140余個國家及地區、觸達人群超20億人次。一次次的破壁出圈,寧波正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唱響奮進凱歌的展示平臺、形象窗口。
潮涌催人進,踏浪啟新程。
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牢記“繁榮發展港城文化”的殷切囑託,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實幹奮進,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持續深化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加快建設高水準文化強市,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徐麗敏 張芯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