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傑 劉芳軍
邪教之害,如附骨之疽,侵蝕社會肌理。傳統反邪教宣傳囿于標語、講座等單向輸出,雖振聾發聵,卻難抵人心深處。主旋律歌曲《生命至上》的誕生,以文藝為刃,將反邪教理念淬煉成音符與詩行,在審美浸潤中喚醒公眾對生命的敬畏,實現了從“警示灌輸”到“靈魂共振”的跨越。2024年,這首歌曲從湖南省171件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一等獎桂冠,不僅印證了“文藝反邪”的實踐價值,更彰顯了藝術介入社會治理的磅薄力量。
凝練與匠心:從創作到出圈的“標樣”之路
邵陽市深諳“文藝培根鑄魂”之道。近年來,邵陽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立足邵陽,放眼全國,突出精品導向,集中打磨原創主旋律歌詞,努力孕育催生一批既有“流量”更有“留量”的經典主旋律歌曲,一批本土作者作詞的主旋律歌曲引發全國廣大聽眾的關注與共情。以抒發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偉大中國夢頑強奮進的堅定信念、堅強決心和熾熱情懷的主旋律歌曲《信仰》(與聞藝合作),走入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深圳分會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央視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文藝晚會等,並獲第六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和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等;反映黨輝煌歷程的主旋律歌曲《主心骨》,被列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百人百首紅歌推介曲目,獲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謳歌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週年主旋律歌曲《最美答卷》在央視15套和《星光大道》播出後,在華盛頓中文臺等海外媒體刊播,在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中獲得廣泛好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主旋律歌曲《紫薇花開香天下》,歌詞感人,旋律優美,已在全國各大音樂平臺上線,並在全國KTV播放……《生命至上》是邵陽在這一背景下堅持“守正創新、以文化人”、大力開展“文藝反邪”工作的又一優秀成果,彰顯的是邵陽對關於反邪教工作踐行之力,同時也是一首時代意義深刻深遠、催人奮進、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時代頌歌,形成“思想性與藝術性共振”的邵陽模式。
以文化人,培根築魂,以群眾性文藝活動築牢反邪教思想防線;創新藝術形式揭批邪教危害,弘揚社會正能量……邵陽市委政法委于2023年底徵集優秀反邪教文藝節目。《生命至上》由此而創,距離全省獲獎剛好一年。
邵陽市委政法委對反邪教宣傳工作高度重視,精心策劃,為創新新時代反邪教警示宣傳教育方式樹標打樣;匠心獨運,為營造全市人民群眾防邪反邪氛圍發聲聚力。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衛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作品創作工作,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羅海君具體部署安排,省內著名詞曲作家受邀創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音樂教育與創作》雜誌副主編劉樂權作曲,湖南省音協青年音樂家工作委員會主任、青年歌唱家張映龍演唱。
查閱資料、案例,反復提煉字句,作詞前的勤做功課;樂段結構醞釀,節奏處理、音調編織,譜曲時的藝術講究;情感的表達,場景的運用,演唱和MV中的元素鋪陳。
策劃、作詞、譜曲、MV攝製,到2024年1月正式發佈。從策劃到發佈,三月磨一劍;從舞臺到鄉野,一曲動九州。這首崇尚科學、敬畏生命、珍惜生活主題的防邪反邪的教育歌曲,可謂“心”與“星”的完美融合。它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場以文化人的精神遠征。深情凝練的歌詞和動人的旋律裏,飽含著市委政法委和相關部門,以及創作者、演唱者的情懷和擔當。
正如詞作者楊文國所説:“我們要始終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突出精品意識,在眾聲喧嘩中錨定有思想的‘坐標係’,在亂雲飛渡中堅定有價值的‘主心骨’,唱響主旋律。”
詩意與哲思:歌詞的詩意表達與思想張力
“多少人癡迷禱告治病,白白葬送寶貴生命;多少人聽信末日來臨,美好年華香消玉殞”是對邪教危害的揭批;“歲月靜好,別讓心靈蒙陰影。誤入歧路就會苦海永無垠”是諄諄告誡的語重心長。
《生命至上》的歌詞既具詩意之美,又含警示之思,堪稱“微言大義”的典範。詞作者楊文國深諳“以少勝多”的藝術規律,通過精準的意象選擇和情感濃縮,將反邪教的核心命題與生命至上的哲學思考融為一體。
歌詞以鮮明的對比手法揭露邪教危害:“多少人癡迷禱告治病,白白葬送寶貴生命;多少人聽信末日來臨,美好年華香消玉殞”。兩組“多少人”的排比,通過具體場景的鋪陳,直指邪教對生命的摧殘。而“世上從來沒有活神靈,幸福生活全靠儉和勤”一句,則以樸素的語言戳破邪教謊言,回歸勞動創造價值的本質。這種對比不僅強化了批判力度,更在反差中凸顯了科學理性與生命尊嚴的主題。
結語“用關愛融化千年堅冰,讓文明腳步鏗鏘前行”,將“堅冰”隱喻為邪教製造的蒙昧與隔閡,“鏗鏘前行”則象徵文明社會的堅定步伐。詞句間既有古典詩詞的凝練之美,又飽含現代人文關懷的深意,使歌曲超越簡單的説教,昇華為對生命價值的禮讚。
歌詞中“懊惱的淚水裏,盈滿了苦澀的情;痛楚的回憶裏,流浪著破碎的心”等句,以細膩的筆觸直擊受害者隱痛,引發聽眾共情。而“生命至上”的反復咏嘆,則如晨鐘暮鼓叩擊聽眾心扉,成為全曲的精神內核,既是對個體的撫慰,亦是對社會的呼籲。歌詞摒棄口號式説教,以詩性語言完成哲學思辨——邪教是對生命的褻瀆,而科學與勞動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密鑰。這種“小切口、大情懷”的創作手法,使歌曲兼具情感溫度與思想高度。
旋律與演繹:音樂語言的創新與感染力
如果説歌詞是歌曲的骨骼,旋律則是歌曲的血肉。《生命至上》的作曲者劉樂權巧妙融合傳統主旋律的莊重性與現代音樂的表現力,打造出一首兼具藝術性與傳播性的佳作。
全曲採用AB經典二段式結構:A段以舒緩的鋼琴伴奏引入,配合張映龍清澈的嗓音,營造出娓娓道來的敘事感。B段節奏漸強,速度加快,音域擴寬,弦樂與鼓點的加入將情緒推向高潮,飽含聲聲勸説,充滿善與真的力量,最後過渡到主旋律的昇華再現,通過和聲的層疊,從56的八度大跳推進到2的最高音,以六拍最大長度的盡情抒唱收束。這種起承轉合、前呼後應的結構設計,既符合聽覺審美規律,又強化了歌曲的戲劇感染力。
作曲者在主旋律中融入了湖南地方音樂的音調特徵,如五聲音階的運用與民歌式的婉轉起伏,賦予歌曲濃郁的地域文化底色。與此同時,電子合成器與交響樂隊的結合,又為其注入現代氣息。這種“傳統為魂、現代為形”的創作理念,使歌曲既能觸動中老年聽眾的懷舊情結,又能吸引年輕群體的審美興趣。“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是我堅定不移的創作理念,為人民而歌、為時代放聲一直是我堅守不渝的創作追求,把創作路子走正,把旋律音符寫美,為社會進步提神鼓勁,為事業發展加油助力,為文明建設增光添彩。《生命至上》一歌在湖南省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優秀作品徵集評選中獲得一等獎,進一步驗證了這一創作追求的正確性。”曲作者劉樂權在獲獎後發表的這一感言,或許正好揭示了《生命至上》一歌奪冠的密碼。
青年歌唱家張映龍的演繹堪稱點睛之筆。他以“聲情並茂”為準則,在“痛陳邪教惡果”的段落採用略帶沙啞的哭腔,傳遞出悲憫之情;而在“生命至上”的高潮部分,則以明亮飽滿的音色展現希望之光。這種情感層次的精準把控,使歌曲的敘事性與抒情性達到完美統一。
在“讀圖時代”,《生命至上》的MV並非簡單的音樂陪襯,而是以視覺語言延伸歌曲內涵,構建起多維度的傳播矩陣。MV開篇以邵陽縣第一中學的晨曦場景切入,象徵青春與希望;中段穿插邪教受害者家庭破碎的黑白畫面,形成強烈視覺對比;結尾則以群眾攜手前行的航拍鏡頭收尾,呼應“文明腳步鏗鏘前行”的美好意境。導演通過蒙太奇剪輯與色調轉換,將抽象理念轉化為可感可知的視覺符號,強化了歌曲的敘事深度。
共鳴與迴響:從舞臺到鄉野的全民共振
《生命至上》的感染力不僅停留在藝術層面,更在社會掀起層層漣漪。
2024年4月28日晚,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文旅廣體局主辦的“迎春花開”邵陽市反邪教文藝匯演舉行,“壓軸”節目就是張映龍聲情並茂演唱的《生命至上》。近千名幹部群眾和127萬餘網民通過現場和網絡直播平臺觀看,發出“整首歌曲既如清泉汩汩,又如瀑布轟鳴,洗滌和震撼心靈”“充滿對生命個體的關愛,對人類社會的關懷”的點讚。
在邵陽市“文藝反邪·共創文明”反邪教系列警示教育活動中,新寧縣反邪教警示教育“五進”專場演出裏,《生命至上》被確定為主打曲目,亦向鄉村廣為傳播。
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的首發,到人民日報人民號、國際在線等數十家央媒的轉發,再到網絡直播吸引127萬觀眾實時互動,《生命至上》的傳播路徑呈現出“主流媒體引領、社交媒體擴散、線下活動滲透”的三維立體模式。這種“一次創作、多元分發”的傳播形式,既保證了歌曲傳播的權威性,又實現了音樂作品的破圈傳播。
“寫得好真實,歌頌了美好的人生”“正義永美“……這是《生命至上》發佈後的網民留言。
“生命至上之歌的奏響,使我們懂得,在現代文明社會更應守住本心,捍衛心靈的純凈,去創造幸福生活。”邵陽縣一中教師羅學農如是説。
“一曲讓生命永遠綻放美麗的頌歌!”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邵陽市音協副主席鄧永旺,如此評價《生命至上》一歌。
主旋律與大眾性:以文化人樹立“文藝反邪”範式標杆
《生命至上》的産生,彰顯了邵陽市委、市政府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飽含了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情懷和擔當。近幾年來,邵陽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如履薄冰”的緊迫感,致力打贏打好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創作《生命至上》主旋律歌曲,就是堅持以文藝賦能反邪教工作,以群眾方式激發反邪教宣傳活力,讓新時代文藝號角在反邪教戰場上高高飄揚。
《生命至上》的成功,不僅是藝術層面的突破,更在於它在主旋律與大眾性的平衡,成功展現了以文化人的柔性力量,開創了“文藝反邪”的宣傳教育新範式。
《生命至上》的成功展現了以文化人的柔性力量。相較于傳統的標語式宣傳,該作品通過藝術審美實現價值傳遞。正如邵陽市委政法委書記楊衛平所言:“用文藝作品築牢反邪教思想防線,能在潛移默化中培育群眾抵禦邪教的免疫力。”歌曲將政策語言轉化為情感語言,讓反邪教教育從“灌輸”變為“共鳴”。
《生命至上》實現了主旋律與大眾性的平衡。歌曲摒棄了刻板的宏大敘事,轉而從個體生命體驗切入。無論是“破碎的心”的細膩刻畫,還是“幸福生活全靠儉和勤”的樸素勸誡,都緊扣普通人的情感需求。這種“以小見大”的創作取向,為主旋律作品提供了“接地氣、抵人心”的實踐樣本。
最是動人真善美,共鳴已至千里外。邵陽市以文藝創新回應國家治理需求,為全國反邪教工作提供了可複製的文化樣本。《生命至上》的傳播彰顯了跨地域的文化影響力。不久前,浙江省湖州市在籌劃反邪教宣傳周活動時,特意致信邵陽市委政法委,希望使用《生命至上》一歌排演歌伴舞節目。這就印證了此歌超越地域限制的文化輻射力。《生命至上》一歌通過藝術共通性,將“邵陽經驗”昇華為全國反邪教宣傳的公共資源。《生命至上》的成功,標誌著地方文藝創作向“服務大局”的轉型,展現了文藝參與社會治理的無限可能。
《生命至上》以藝術為刃,直指社會痛點;以真情為媒,喚醒大眾共鳴。百字歌詞,寫盡生命之重;200秒旋律,奏響反邪強音。它不僅是邵陽“文藝反邪”的里程碑,更印證了文藝作品的社會價值,當文藝創作紮根人民、呼應時代,便能跨越地域,成為直抵人心的力量。《生命至上》是一曲用生命禮讚生命的頌歌,更是一面映照時代精神的明鏡。當文藝的柔性與警示的剛性相結合,當主旋律的莊重與大眾審美的靈動相激蕩,這首歌曲便超越了簡單的宣傳教育功能,成為一曲叩擊心靈、喚醒良知的時代強音,成為在眾聲喧嘩中錨定有思想的“坐標係”,在亂雲飛渡中堅定有價值的“主心骨”,成為以高光價值的深耕鑄造,以主流精氣的共振傳遞,引領主流價值、打贏反邪教正能量傳播的“壓艙石”和“必殺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