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凝聚節水合力 多措施推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025-04-08 16:27: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期,自張掖市山丹縣打造新時代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標杆以來,山丹縣推行“總量控制+預算管理+計劃用水+定額管理”的“4+”管理模式,著力構建“五水齊抓”新格局,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核心,實施多領域節水措施,大力拓展農業、工業、城鎮、生態等領域推動節水行動,持續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推進農業節水增效,科技驅動精準灌溉

  山丹縣堅持“四水四定”原則,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資源,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壓減高耗水和低效益作物種植面積,選育抗旱作物品種,大力推廣種植馬鈴薯、中藥材等低耗水作物,農業灌溉用水較往年呈遞減趨勢;同時加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著力打造村級智慧灌溉高效節水農業示範點,提升農田灌溉用水的效率和效益。

  推進工業節水減排,循環利用提質增效

  山丹縣建立“定額管理、精準計量、循環利用”的工業用水體系結構,加快推動工業企業節水改造,鼓勵支持企業和園區推進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實現分質用水、一水多用、梯級利用和廢污水資源化利用,提升企業再生水利用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間接冷卻水循環利用率。

  推進城鎮節水降損,織密管網防滲補漏

  山丹縣推進城區老舊管網改造,有效堵住“跑、冒、漏、滴”等問題,對53個小區進行供水管網改造,完成城市路段排水管網建設項目,城鎮管網漏損率明顯降低,並提倡開展節水診斷服務,深入社區、企業發現用水問題,挖掘節水潛力、推廣智慧水錶、節水器具,全面提升全民節水意識,示範引領全社會形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風尚。

  推進生態節水保綠,量水而行修復生態

  生態用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山丹縣堅持以水定綠,以雨養、節水為導向,根據水資源動態變化情況,精準配置生態用水,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和生態穩定性。同時建立科學的生態綠化用水制度,精準把控“規模、樹種、密度、用水”四要素,合理配置林草植被類型和密度,推廣喬灌草結合的綠化模式,讓綠水青山轉化為節水護水的金山銀山。

  推進非常規水利用,開拓儲備“第二水源”

  山丹縣著力加大市政、環衛、生態補水等再生水使用,深挖再生水利用潛力,不斷提升再生水利用率,打造“海綿小區”建設,提高雨水收集循環利用率,開發利用“第二水源”。2024年以來,山丹縣非常規水利用量近400萬立方米,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成果顯著,為山丹縣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可靠支撐,保障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文 宋俊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