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蘭州市一小時核心經濟圈的重要節點,臨夏永靖縣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集的旅遊資源,近年來在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座位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縣城,曾是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主要通道,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深厚的黃河文化底蘊。如今,永靖縣以“恐龍之鄉”“彩陶之鄉”“儺舞之鄉”“花兒之鄉”“工匠之鄉”“水電之鄉”等美譽著稱,以文旅産業為首位産業,正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打造景區景點強支撐
永靖縣始終堅持高起點謀劃,編制完成了《永靖縣“十四五”文旅規劃》和《甘肅黃河三峽旅遊區發展總體規劃》,為文旅産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近年來,永靖縣實施了41個文旅項目,成功打造了炳靈石林、黃河三灣、黃洮交匯等一批網紅景點。同時,永靖縣還創建了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産、臨夏世界地質公園、劉家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炳靈5A級旅遊景區四張亮麗名片,為文旅産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炳靈石林
黃(黃河)洮(洮河)交匯景觀
聚焦關鍵要素抓提升
永靖縣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不斷創新旅遊業態,發展冰雪運動、垂釣競技、研學旅行、精緻露營等新興項目。此外,永靖縣還打造了多條經典旅遊線路,加快融入蘭州、西寧、臨夏等周邊城市旅遊佈局,推動多日遊、過夜遊、四季遊的發展。據了解,2024年永靖縣接待遊客637萬人次,實現旅遊花費35.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17%和36.26%,文旅産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暑期研學活動
堅持文旅融合賦新能
永靖縣注重將文化元素融入旅遊業發展的全過程,加強儺舞、古建築修復、生鐵鑄造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同時,還深度挖掘黃河文化、水電文化和紅色文化,創作推出了《黃河安瀾》《永靖儺魂》等多部飽含永靖特色、反映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文旅融合不僅為永靖縣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也為遊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
歌舞情景劇《黃河安瀾》
多措並舉加快文旅發展
為加快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永靖縣持續強化項目建設,搶抓政策機遇,推動炳靈龍谷、炳靈雲頂、東方龍電影項目等儘快落地;持續豐富旅遊業態,堅持“+旅遊”融合發展思路,深入實施旅遊線路串園區和農特産品進景區行動計劃,創造更多元化的消費場景;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制定旅遊環境和産品價格的指導標準,加強旅遊場所規範化管理,優化服務體驗;持續擴大對外宣傳,包裝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策劃舉辦特色節會賽事,提升“藍色黃河·陽光永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國內知名的黃河主題旅遊目的地。(文/圖 王安傑 王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