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激發新動能 邁上新臺階——透視一季度甘肅工業經濟“開門紅”
2025-04-25 09:46:40來源:甘肅日報編輯:薛陽責編:薛陽

  翻開2025年甘肅工業經濟發展的新答卷,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

  1-3月,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超出全國平均水準4.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9.8%,連續50個月呈兩位數增長,超出全國水準7.8個百分點。

  工業再一次展現了其經濟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有力支撐了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

  開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工業強省、産業興省不動搖,縱深推進強工業行動,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著力構建體現甘肅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引領全省綜合實力和發展品質實現整體躍升。

  向質圖強,重塑優勢産業新動能

  統計顯示,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有生産活動的38個行業大類中,28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4.7%、14.5%、11.3%、28.1%和19.5%。

  作為甘肅省重要支柱行業,石化化工佔全省規上工業體量的29.7%,直接影響全省工業穩增長大局。

  一季度,蘭州石化公司加工原油225萬噸,生産乙烯40.9萬噸、同比增産1.7萬噸,新材料産量17.1萬噸、同比增長9.3%,11萬噸/年聚丙烯、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茂金屬運行週期創歷史最好水準。

  3月9日,靖遠煤電清潔高效氣化氣(搬遷改造)項目一期建成投産,為今年年內全面完成國家危化搬遷改造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前兩個月,全省基本有機化學品出口8671.3萬元,增長21.1%,高於全國11.8個百分點。

  開年以來,甘肅省緊盯推動産業改造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目標,制定《2025年全省石化化工産業鏈工作要點》,圍繞優化産業佈局、加快項目建設、産品提檔升級、推動數字轉型、提高創新能力、優化服務保障、加強合作交流、提升安全水準等方面,明確産業鏈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和支持措施,在此基礎上,緊盯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穩産增産和加快建設,有力助推了石化化工産業持續發揮好工業經濟“穩定器”作用。

  冶金有色産業是甘肅省又一大特色優勢産業。一季度,金川集團40萬噸/年智慧銅電解項目(二期)全面投産,28萬噸/年硫酸鎳項目實現全系統穩定運行,成為我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標誌性成果。

  省工信廳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擴規模、延鏈條、增品種,以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為主線,不斷推進産業高端延伸,加快推動冶金有色産業轉型升級,取得了積極成效——

  冶金有色産業工業增加值從2021年的7%提高到2024年的26.3%,工業佔比從2021年的18.8%增長至2024年的28.2%,産業規模持續擴大。

  金川集團“4N5無氧銅板材”“手撕鎳”“手撕銅”、羰基鎳丸等成功實現規模化量産,填補國內空白;酒鋼集團研製的系列高品質不銹鋼應用於國家核電等重大工程,鋅鋁鎂鍍層鋼板及鋼帶國內首創,替代進口材料;白銀集團年産50噸高純碲規模化生産線、1.5噸/年高純錸粉生産線建成投産,全省冶金有色産業産品結構持續優化,逐步實現“原材料”向“新材料”轉型升級。

  裝備製造産業是我省又一個千億級産業。今年年初,酒泉一重風電、遠景智慧儲能製造基地、三一重能風電智慧製造等重點項目陸續建成投産,華池全利電力裝備、南都電源、正泰光伏等上下游産業鏈重點項目加緊開工建設,為裝備製造産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一季度實現産值89億元,同比增長37%。

  一季度,全省裝備製造産業實現産值214億元,同比增長24%,呈現強勁向上的良好發展勢頭,為全年完成裝備製造産業實現産值突破1100億元以上的目標開了好頭。

  向新而行,拓展特色産業新空間

  1-3月,蘭州生物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産品結構,積極推動醫美健康産業園基地項目建設。1-3月完成産值8.06億元,同比增長89.3%,其中,口服三價重配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預計生産8萬瓶,同比增加3.89萬瓶,增長94.6%;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40萬瓶,同比增加20.27萬瓶。

  甘肅藥業集團進一步增強技術創新賦能,通過盤活現有藥號、加快産品的二次研發、佈局大健康及醫療服務産業等措施,切實提升發展質效。1-3月完成産值3.28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宣肺止嗽合劑1303.35萬盒,同比增長36.52%。

  佛慈制藥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深入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設立中醫制藥、檢驗檢測、商業流通、種植養殖等業務板塊,形成了全産業鏈發展的新格局。1-3月完成産值3億元,同比增長5.72%。

  一季度,全省生物制藥産業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實現了“開門紅”。同時,甘肅省電子産業同樣表現不俗。

  天水華天投資12.8億元的汽車電子産品生産線升級項目(一期)正在加快建設,該生産線投産後將形成年産6億隻汽車電子封裝系列産品和34億隻其他封裝産品的産能規模。天水天光感測器晶片性能達國際先進水準,天水華洋實施的超高密度寬體超薄型引線框架新産品將在今年投入市場。

  平涼智慧終端光電産業園通過強化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已實現50%的企業産品配套率,産業生態日趨完善;張掖智慧製造産業園集聚15家優質企業,産品覆蓋新能源裝備、醫療器械、國産電腦等23個大類170余種品類,成功吸引葛洲壩集團、株洲中車等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建廠,初步構建起具有區域特色的智慧製造産業體系。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電子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9.31億元,同比增長9.76%。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22億元,同比增長10.89%。軟體産業加速向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方向延伸,2025年以來,累計建成5個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30余家,成為全省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向心而聚,集聚産業升級新合力

  2024年年底,甘肅省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和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實現甘肅省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零”的突破。

  一季度,甘肅省協同推進産業集聚發展邁上新臺階。全省重點培育的13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實現産值1955億元,同比增長15%,有力支撐了全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建成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34家,電池用鎳帶材、核電用高溫合金等産品打破國外長期壟斷;7N高純銅、6N5高純鎳、6N5高純鈷規模化生産,有效支撐國家半導體晶片原材料戰略需求;0.05毫米“手撕鎳”、0.05毫米超薄高精銅帶規模化量産,成為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形成以大型數控臥式車床、五軸聯動數控機床、高端數控複合材料纏繞機床、重型和超重型剪板/折彎智慧生産線、大型數控剪切中心等為主的産品體系,研製的FTM系列大中型五軸聯動車銑複合加工中心解決了高檔數控機床“卡脖子”技術難題。

  酒泉市新能源裝備集群堅持“風光熱儲氫網”全産業鏈建設,建成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示範基地和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凱盛大明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光熱超白浮法玻璃達標量産,成為全球首家採用全氧燃燒工藝生産光熱超白玻璃原片的企業;全省首個氫能裝備製造項目青騏驥綠氫電解槽産品下線,填補了産業領域空白。

  武威市已形成以飼料加工、特色主食加工、特色釀造加工、特色果蔬加工、畜産品加工等産業為主導的特色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目前,武威市鮮奶日加工能力已達2100噸,乳製品産量居全省第1位,謀劃實施産業項目19個,總投資18.67億元。

  張掖市現代種業及畜牧産品精深加工産業集群按照“優産業、強龍頭、建基地、重特色、創品牌”的總體要求,全力實施祁連紅棗業3.5萬噸飲料及紅棗休閒食品生産線建設、甘肅新天昇10萬噸番茄醬生産線建設等項目,推進農畜産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農産品加工業産值與農業總産值之比提高到1.7比1;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2%。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將進一步健全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産業集群擴能升級、拉動增效、強基成勢,使先進製造業集群成為我省産業創新的策源地、優質企業的聚集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引領我省製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推動全省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向高而攀,提升為企服務新高度

  2025年春節前,省工信廳印發通知,要求做好春節前後穩産增産,力促工業經濟“開門紅”,同時,成立復工復産達産工作專班,派出5個工作組,走訪了解企業春節期間連續生産情況和節後復工復産情況,精準掌握企業生産經營現狀和存在的困難問題,助力企業穩産滿産增産。

  省市縣三級工信部門充分利用“包抓聯”“六必訪”機制,積極走訪企業,通過搭建推介平臺、參加商會展會、線上線下銷售等多種渠道,幫助企業跑訂單、拓市場、增産量,支持企業擴行銷、去庫存、回賬款,著力優化服務機制,累計收集問題1972件,協調解決1772件,全力助推停産企業復工復産、新建企業入規納統、新建項目早日投産。

  一季度,省工信廳充分發揮省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聯合協調機製作用,強化運行監測、統籌調度和重點協調,持續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在確保能源安全供應和民生用能底線的基礎上,積極協調解決重點企業、項目生産要素供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障全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針對甘肅省經歷多輪大範圍強降雪寒潮天氣,省工信廳指導督促有關市州和企業通過增加煤炭供給確保電廠存煤、加強協作穩定天然氣供應、保障能源物資運輸暢通等措施,並強化日監測、日調度,確保了寒潮期間全省電煤、天然氣供應穩定。

  二季度,甘肅省將加力助企紓困,持續開展“包抓聯”“六必訪”,幫助企業跑市場、去庫存、降成本,持續開展“政銀企保”活動,解決融資需求,督促清償拖欠企業賬款,助力企業發展,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記者 范海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