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隴南康縣迷壩鄉:聚焦鄉親們的“糧袋子”“錢袋子” 多元特優富民産業蓬勃發展
2025-04-27 18:33: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年來,隴南康縣迷壩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逐漸形成了“南糧北菌”“整鄉藥材”的産業發展新格局。從傳統種植到科技賦能,該鄉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聚焦鄉親們的“糧袋子”和“錢袋子”,幹群合一,守正創新,全面發展多元特優産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産業振興路。

  以“農”為主,糧食産量穩中有進

  家住迷壩鄉張臺村草灘山社的張耀東,家裏種了3畝小麥、2畝半油菜,還準備種1畝多玉米。他農閒時就到周邊村鎮當匠人,一年的收入可觀。以張臺村為例,全村146戶人家以種地為主的就有100戶。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張蒼介紹,2025年張臺村小麥種植面積670多畝,油菜95畝,小雜糧近600畝。

  毗鄰張臺村的腰鐔村也是迷壩鄉的種糧大村。村內麥田、油菜地、羊肚菌大棚連成一片,正在採摘羊肚菌的鄉親們歡聲笑語,一派豐收景象。

隴南康縣迷壩鄉:聚焦鄉親們的“糧袋子”“錢袋子” 多元特優富民産業蓬勃發展_fororder_mmexport1745724477711

羊肚菌種植基地

  據了解,腰鐔村位於迷壩鄉北部,土地肥沃,氣候濕潤,全村248戶人家大概種植了近2500畝的糧食作物,其中以小麥、油菜、紅小豆為主。

  近年來,迷壩鄉強化鄉村發展産業支撐,為適應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和多元服務的需求,建成了一座麵粉加工廠,並配備全套麵粉加工設備,帶動了周邊群眾有效增收。據不完全統計,從鄉域內每年可收購小麥十萬多斤,極大地激發了周邊小麥種植戶的積極性。

  穩住“糧袋子”和鼓起“錢袋子”是鄉親們最關心的問題。迷壩鄉在鼓勵鄉親們種植糧食作物的基礎上,大力整治撂荒地,延伸産業鏈,穩住“糧袋子”。

  以“特”制勝,食用菌産業全面開花

  走進迷壩鄉馬蓮咀村,一座座黑色大棚錯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間,宛如一個個孕育希望的“魔法屋”。

隴南康縣迷壩鄉:聚焦鄉親們的“糧袋子”“錢袋子” 多元特優富民産業蓬勃發展_fororder_mmexport1745724472401

迷壩鄉特色産業基地

  如今,馬蓮咀村已有超過半數的農戶投身羊肚菌種植,小小的羊肚菌撐起了村民增收的“半邊天”,每畝地收益相比傳統種植翻了好幾番。據介紹,2025年,迷壩鄉羊肚菌種植大棚超過400座,預計總産值突破2000萬元,帶動1000余人次務工,發放勞務報酬40余萬元,讓許多原本賦閒在家的老人、婦女等“半勞力”都有了穩定收入。

  無獨有偶,迷壩鄉的香菇和天麻發展也很有規模。據介紹,過去天麻種植不成規模,靠麻農零散售賣,價格波動大。2025年以來,鄉里依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吸納全鄉有意願發展桶裝天麻的種植戶53戶,種植桶裝天麻12萬桶,統一採購菌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有效保障了麻農的利益。

  以“合”取暖,抱團發展助農增收

  迷壩鄉立足本地實際、深挖優勢稟賦,以創新驅動、文化賦能、品質築基,積極成立迷壩鄉特色産業聯合社,為跨越趕超發展保駕護航。

隴南康縣迷壩鄉:聚焦鄉親們的“糧袋子”“錢袋子” 多元特優富民産業蓬勃發展_fororder_mmexport1745724482260

迷壩鄉産業園俯瞰圖

  迷壩鄉特色産業聯合社位於該鄉四方莊村,領頭人是該村黨支部書記趙麗,她也是遠近聞名的“食用菌達人”。在聯合社食用菌生産車間裏,務工人員侯美燕一邊熟練地分揀著菌菇,一邊説:“這些晾幹的香菇按大小分級,打包好銷往外地,會有專門的貨車來收購,我家就在車間旁邊,像現在採摘時節就來掙點錢補貼家用,活兒也輕鬆,一天能掙100多元。”

  據介紹,康縣迷壩鄉在2014年成立了食用菌産業孵化園,並通過整合村集體閒置的20畝土地,建成了3個香菇生産基地和40座標準化大棚,吸引4家成熟合作社入園經營,當年便帶動馬蓮咀、姚山、四方莊三村24戶貧困戶種植香菇12萬袋,年銷售額達84萬元,戶均分紅5000元。

  迷壩鄉為鄉親們找到了致富“密鑰”,以“精準培育、抱團發展、取長補短、發揮優勢”為根本,讓更多的“規劃圖”變成“實景圖”。(文/圖 焦楊紅 張彩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