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總工會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與強烈的責任擔當,在服務職工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黨建領航定向,築牢思想根基
山丹縣總工會(以下簡稱“總工會”)堅持將黨的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壓實從嚴治黨責任,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精準錨定工會工作方向,確保工會工作與黨的要求同頻共振。
在強化政治引領、凝聚職工共識方面,總工會常態化開展思想引領“五項”活動。“勞模工匠大講堂”“工會主席大講堂”等系列活動走進企業、社區等基層一線及新就業群體,覆蓋職工超2000人;帶動基層工會開展專題學習、知識競賽等活動,“勞模工匠進校園”“助企行”等惠及1200人次;組織職工先鋒志願服務、閱讀等活動,吸引近4000人次參與。
勞模運動會開幕式
在先進典型選樹工作中,總工會積極挖掘培育,向上推薦10個先進集體、11名先進個人,多名基層工會幹部和集體獲省級榮譽。同時,評選出第二屆“山丹工匠”及提名獎13名、“金張掖能工巧匠”1名,並通過開設專欄展播勞模事跡、組織勞模職工療休養、慰問困難勞模等方式,激勵職工對標先進、奮發進取。
同時,總工會同步推進文化建設與宣傳工作,制定相關辦法和方案,舉辦山丹縣第一屆職工文化藝術節、全縣慶“五一”職工運動會等10項“惠工”文藝活動,惠及2萬人次。建成鄉村振興勞動文化長廊,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
健全保障體系,傳遞工會溫度
山丹縣已建立15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配備106名勞動法律監督員與37名政治安全信息員,通過“法院+工會+人社”的協同聯動機制,形成勞動糾紛化解合力,高效調解178件糾紛,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60萬元,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切實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在職工互助保障領域,2024年全縣參保單位達137家,6103名職工參保,累計賠付560人次,發放賠付金100.8萬元,賠付率高達90.03%。為破解新業態勞動者“入會難”的情況,總工會創新“主管部門借力建、行業組織依託建”模式,組建快遞行業聯合工會、道路貨運聯合工會等17個新業態工會,1480名快遞員、貨車司機等群體加入“娘家人”懷抱。
更值得關注的是,總工會投資40萬元建設的17個工會驛站,已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溫暖港灣”。2025年,總工會還將籌措資金近80萬元,為全縣5000名困難企業職工、困難勞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廣大職工群眾的心坎上,持續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聚焦技能提升,激發創新動能
在山丹縣工人文化宮的智慧職工書屋,機械加工技師李凱正在查閱數控機床操作手冊。這個融合智慧化管理、自助借閱和文化展示功能的智慧職工書屋,已成為職工提升技能、增長知識的“加油站”,年借閱量突破3000冊。依託工人文化宮這一平臺,總工會打造“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的常態化技能提昇平臺,2024年累計舉辦各類技能培訓260場次,1.5萬名職工參與學習,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專業技能水準和綜合素質。
職工技能培訓
同時,總工會深入開展“五小”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廣泛徵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13項、“五小”成果20項,多個成果在省、市評選中獲獎;持續深化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支持“勞模工匠人才志願服務隊”開展技術指導、經驗交流等活動,為企業發展和産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推動協商民主,維護職工權益
2024年,總工會積極推動32家企業、9個區域、3個行業開展集體協商,簽訂44份工資專項合同,覆蓋221家企業6428名職工,職工平均工資增幅達4%,同時,女職工“三期”保護、高溫津貼等權益也得到全面落實,切實保障了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促進了企業與職工的互利共贏。
為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勞動糾紛,總工會創新構建“1+N”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在12個社區設立心理諮詢點,將心理疏導與法律援助有機結合,為職工提供雙軌服務。2024年,全縣開展普法宣傳45場次,1.2萬名職工接受法治教育,勞動爭議案件同比下降18%。在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中,總工會聯合人社部門為近100名農民工追回工資30萬元,讓“安薪”成為常態。通過建立基層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小組,選聘專業律師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等方式,不斷加強法律監督,織密職工權益保障網。
創新服務品牌,彰顯工會擔當
山丹縣工人文化宮,這座投資2346萬元建成的“職工之家”,已成為山丹工運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其中的勞模工匠展覽館,展示著新中國成立以來127位勞模的先進事蹟,激勵著廣大職工傳承勞模精神、爭當時代先鋒。
工人文化宮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2024年,山丹縣總工會推出“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品牌,組織勞模工匠走進校園、企業開展宣講,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精神培育有機融合。在智慧工會建設方面,依託“隴工會”APP,實現線上入會、政策查詢、維權申請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務,讓職工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工會服務,推動工會工作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職工的能力和水準。
從保障職工基本生活到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到創新服務模式,山丹縣總工會始終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主動融入發展大局,積極擔當作為。未來,山丹縣總工會將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服務內容、打造特色品牌,努力把工會組織建設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為山丹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凝聚強大的職工力量。(文/圖 吳鵬 李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