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浙江寧波:中外友人共赴東吳文化之約
2025-05-11 20:05:00來源:新華網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新華網杭州5月11日電(王穎、夏亮)10日,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漢服文化周”拉開帷幕,中外友人身著傳統漢服漫步古鎮,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作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副教授、“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來自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可汗首次深度體驗東吳漢服文化周。從青磚黛瓦的古街到波光粼粼的河畔,他一路用鏡頭記錄下身著漢服的孩童嬉戲、匠人專注創作的瞬間。“東吳鎮是一座‘鮮活的千年古鎮’,這裡有熱情的人民、創意的活動、治愈的風景,更有‘家’的溫度。”

浙江寧波:中外友人共赴東吳文化之約_fororder_20250511b8dbe000b08d468c83f15877e416b718_81b9c374b3a44b9886d460396ba1788d

  “這是我第三次穿漢服,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動。”來自摩洛哥的留學生謝淑琴已是東吳鎮的“老朋友”,她在2022年首次體驗漢服文化後,便深深迷上了這片土地。此次她沿著“東吳雅集—竹根雕非遺館—傳統手工藝體驗”路線,沉浸式感受文化脈絡:在山外書屋,她同扮演王安石的工作人員茗論道;在竹根雕非遺館,寧波傳承人朱林翀以“老翁蓑衣釣魚”作品為引,為她講述匠人如何從自然紋理中捕捉靈感。

  “這是一種溫柔卻強大的力量,讓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優雅與堅韌。”謝淑琴在分享體驗時提到:“漢服的每個細節都在訴説中國人對美的理解,即使是外國人,穿上漢服也能體會到一種歸屬感。”

浙江寧波:中外友人共赴東吳文化之約_fororder_20250511b8dbe000b08d468c83f15877e416b718_14c5694f09de4e68a632866424189ab5

  據悉,本次漢服文化周以“禮承千年 錦繡鄞地”為主題,活動將持續到11日。除傳統服飾展示外,還設置了非遺手作體驗、古樂雅集、文化沙龍、鄞領青春集市等板塊,吸引了多國友人及文化愛好者參與。

  鄞州區東吳鎮組織員、旅遊工作負責人張丹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漢服這一‘流動的文化符號’,邀請更多人走進鄞州、走進東吳,在山水與人文的交織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包容與溫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