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最高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要求,近日,蘭州市安寧區人民檢察院以“三個善於”理念為核心,創新開展傳導式培訓。安寧區人民檢察院通過“一人參訓、全院受益”機制,不僅實現了前沿司法理念的有效傳導,更構建起“學習-實踐-創新”的閉環生態。
參訓幹警將國家檢察官學院所學的先進理念轉化為“三個善於”的實踐指南:深入剖析“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係”在故意傷害、盜竊等常見罪名中的具體運用,強調通過全面復勘現場、補充偵查、委託鑒定等方式夯實證據鏈條,避免因機械司法導致“案結事不了”的情況發生。
針對“善於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參訓幹警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例,闡釋如何將“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融入辦案實踐。在“法理情統一”方面,參訓幹警通過剖析尋釁滋事案酌定不起訴的典型案例,展現檢察機關運用“刑行反向銜接”機制,實現“罰當其罪”與“社會關係修復”的雙重效果。
同時,安寧區人民檢察院聚焦公訴人核心能力建設,將國家檢察官學院的優質資源轉化為內部課程,總結形成“庭審發問-舉證質證-文書撰寫-答辯策略”的閉環式培訓體系。在庭審發問環節,參訓幹警總結出“爭議焦點引導法”“證據鏈條閉合法”等實戰技巧。例如,針對交通肇事案,設計“車輛制動痕跡鑒定”“目擊證人交叉詢問”等12組發問提綱,確保事實認定經得起法庭質證。在舉證質證環節,參訓幹警強調電子數據審查的“三性法則”。
針對公訴意見書撰寫,參訓幹警提煉出“三段論”結構模板:首段以“法理闡釋+社會背景”開篇,中段以“證據體系+法律適用”展開論證,尾段以“價值引領+司法關懷”昇華,使文書兼具法律嚴謹性與社會感染力。
針對傳統培訓“聽時激動、想時感動、做時不動”的痛點,安寧區人民檢察院建立雙向轉化、案例教學、效果評估“三大機制”:通過參訓幹警把高端培訓資源轉化為內部課程,把公訴技巧拆解為舉證要點、質證策略、文書撰寫等模組,形成結構化知識體系;選取真實案件進行全流程復盤;組織參訓幹警進行“二次輸出”,檢驗學習成效,深度消化培訓內容,避免培訓成果“束之高閣”。
這種“輸入-加工-輸出”的閉環設計,推動培訓資源實現幾何級裂變,打破“一人參訓、一人受益”的局限,不僅實現從“辦結案件”向“辦好案件”的轉變,更推動檢察工作從“單兵突進”向“體系賦能”轉變。
“當每個檢察官都成為法治精神的傳播者、辦案方法的傳授者,檢察事業必將迎來人才輩出、薪火相傳的嶄新局面。” 一名參訓幹警感慨道。(文 劉建華 趙正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