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屆高校畢業生即將告別校園之際,甘肅農業大學積極創新構建“八教育、八服務、兩保障”離校教育體系,精心打造了一堂融思想性、情感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畢業思政大課”。通過強化教育引導、陣地管理和服務保障,學校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畢業季各環節,在潤物無聲中厚植家國情懷,于細微之處傳遞母校溫暖,切實為畢業生上好離校前的“最後一課”。
甘肅農業大學校內宣傳橫幅
思政領航:在青春淬煉中築牢理想根基
畢業季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節點,甘肅農業大學以“愛黨 · 報國”為主線,構建起“理想信念+愛校榮校+榜樣引領”的立體化思政教育矩陣。
從“一站式”社區主題宣講到最後一堂“黨團課”,從“最美致謝”感恩教育到特色畢業打卡活動,從最後一次“主題班會”到“強國有我”主題實踐活動,學校將愛黨報國的種子深植畢業生心間。
甘肅農業大學精心策劃“感恩赤誠”系列活動,徵文比賽中一句句對母校的深情告白,“最美致謝”活動裏一幅幅手繪的校園風景,舊照翻拍時一幕幕重現的初見場景,讓畢業生在重溫校園時光中深化對甘農精神的認同,將“敦品勵學 篤志允能”的校訓融入血脈,化作未來人生的精神底色。
甘肅農業大學“畢業墻”
甘肅農業大學積極開展“燈塔指南”“敦品勵學的表率”“榜樣引領”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在考研、就業、創業、入伍等領域推選優秀畢業生代表,通過事跡宣講會、線上分享會等形式,讓奮鬥故事成為最生動的教材,激勵全體畢業生以昂揚姿態奔赴山海,在新的賽道上續寫甘農人的奮鬥篇章。
暖心護航:在細緻服務中彰顯母校溫情
教育是有溫度的陪伴,畢業季是學校對學生“最後一公里”的深情守望。甘肅農業大學圍繞畢業生實際需求,推出八大貼心服務,讓離校過程成為溫暖的告別之旅。
為了讓畢業生輕鬆辦理離校手續,甘肅農業大學將統籌“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大廳功能,整合蓋章審批、黨團關係轉接、學費清繳、一卡通退費等20余項業務,通過完善線上流程指引、線下專人指導、學院整合辦理等方式,真正實現“一站式”辦理,“一站式”服務、避免學生“多頭跑、反復跑”。
甘肅農業大學始終牽掛每一位畢業生的身心狀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陽光健康”進學院行動,通過心理普查、談心談話、團體輔導等方式,為面臨就業壓力、情感困惑的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疏導;學生工作處啟動“溫暖心間”關愛計劃,為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發放臨時補助,確保國家助學金按時到位,讓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負;同時,學校加強宿舍安全巡查和校園環境整治,24小時守護畢業生的居住安全與生活便利,讓離校期間的校園依然是溫暖的家。
畢業寄語墻
同心築夢:在文明離校中續寫責任擔當
甘肅農業大學將安全專項教育與文明離校倡議貫穿始終,積極舉辦防招聘陷阱、“培訓貸”、電詐、傳銷等專題講座,開展宿舍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引導畢業生遵守校規校紀,自覺維護校園秩序。各學院組織“文明離校承諾”活動,倡導畢業生主動參與圖書捐贈、舊物義賣等公益行動,將用過的教材、文具捐贈給偏遠地區學生,用實際行動詮釋甘農學子的責任意識,讓文明離校成為畢業季最亮麗的風景。
“畢業不是終點,而是新的人生課堂的開始。”甘肅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百玲表示,“我們構建的畢業教育體系,是學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一環,通過將思想引領與人文關懷有機融合,既為畢業生扣好走向社會的‘第一粒扣子’,又為他們裝好接續奮鬥的‘精神行囊’,讓甘農精神成為照亮他們人生新征程的永恒燈塔。”(文/圖 郭靜靜 張馨正 趙雪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