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潤澤美麗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和使命。我們收到檢察建議書後,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會議,成立工作專班,開展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工作,目前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近日,張掖市人民檢察院對辦理的一起污染物超標排放行政公益訴訟案開展“回頭看”時,某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説。
2025年以來,張掖市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高質效辦案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理念,持續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積極打造“守護綠水青山”公益訴訟品牌,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精心謀劃,高效推動品牌建設
2025年以來,張掖市檢察機關制定《公益訴訟“一院一品牌”工作方案》,明確品牌名稱、基礎條件、目標措施、預期效果,為創建公益訴訟品牌提供制度保障。
為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優勢,張掖市檢察機關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主線,錨定“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為目標,集中開展特色小專項,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並出臺《公益訴訟檢察高質效辦案實施細則》,從案件辦理、流程監控、效果評估到制度落實,全面加強業務管理、品質管理和案件管理,適時召開調度會議,推進品牌創建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細化任務,臺賬管理推進落實
2025年以來,張掖市檢察機關按照“一項品牌、一名領導、一個員額、一抓到底”的原則,建立公益訴訟檢察品牌創建計劃臺賬,由分管副檢察長包抓、部門負責人牽頭,員額檢察官實施,將工作任務、目標措施、完成時限、預期效果等實行項目化、目標化、責任化管理,圍繞服務保障張掖“一屏三地”建設,聚焦藍天、碧水、凈土、黑臭水體污染、黑河生態保護、鄉村人居環境、地膜白色污染、“無廢城市”建設等事關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領域,通過磋商、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督促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有效防範環境風險發生,為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法治保障。
協同聯動,合力守護綠水青山
民樂縣人民檢察院運用法律監督模型篩查廢舊地膜污染環境監督線索,以司法手段推動科學回收、利用;山丹縣人民檢察院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專項治理;高臺、臨澤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黑河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機動車維修拆解污染環境專項監督活動;肅南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送法入景區活動,以案釋法助力打造張掖國際知名旅遊地。
2025年以來,張掖市檢察機關充分調動市縣兩級院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辦案督促治理被污染耕地1200余畝,回收廢舊地膜378噸,清理非法堆放固體廢物、生活垃圾680余噸。張掖市人民檢察院針對某單位尾水排放不達標問題,精準提出檢察建議,督促消除環境污染風險隱患。(文 彭建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