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水武山:“一把手”訪談匯聚發展強音
2025-06-24 17:53: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強縣域”行動戰略部署,全面展現天水市武山縣在新征程上的奮進姿態與務實舉措,該縣精心策劃並推出“強縣域 再出發——鄉鎮和縣直部門‘一把手’專題系列訪談”活動。活動以全媒體訪談為載體,聚焦發展前沿,傳遞基層強音,搭建起展示發展思路、凝聚全縣共識、推動工作落實的權威平臺,在全縣上下引發熱烈反響,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思想動能。

  高站位謀劃,吹響“再出發”集結號角

  在新起點上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跨越,關鍵在於激發各鄉鎮、各部門“一把手”的“頭雁效應”,凝聚全縣思想共識與行動合力。2025年3月份,由縣委宣傳部統籌牽頭、縣融媒體中心具體實施的訪談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緊扣省委“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四強行動核心要求,以“強縣域 再出發”為主題,聚焦縣域發展,對話鄉鎮黨委書記、縣直部門黨委(黨組)書記,深度探索發展路徑,全面提振發展信心。

  訪談對象覆蓋全縣15個鄉鎮和19個縣直部門黨委(黨組)書記。嚴格遵循“見思路、見目標、見舉措、見擔當”標準,要求“一把手”立足本鄉鎮、本領域,深入剖析發展優勢與短板,擘畫發展藍圖,公開亮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具體路徑和硬核措施。活動旨在通過公開承諾、公開謀劃,形成比學趕超、狠抓落實的濃厚氛圍,吹響了全縣上下同心協力“強縣域、再出發”的嘹亮號角。

天水武山:“一把手”訪談匯聚發展強音

武山縣域俯瞰圖

  權威發聲,擘畫高品質發展“實景圖”

  自4月份起,系列訪談在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高清演播室分批錄製。依託專業燈光、高清攝錄及虛擬背景系統,節目製作凸顯技術質感與視覺表現力。主持人精準引導話題方向,訪談嘉賓深度闡釋發展方略。

  鄉鎮黨委書記聚焦“特色突圍”與“富民強基”:龍臺鎮黨委書記康娟娟詳細闡述如何走出獨具特色的“農旅文生”融合發展之路,推動集體經濟農民增收“雙贏雙增”;四門鎮黨委書記汪鵬升則以十大行動為抓手賦能鄉村振興,描繪了“1234”思路擘畫未來發展藍圖;樺林鎮黨委書記趙鼎紅強調了以“一線六圈”破題,書寫産業精、鄉村美、民生暖的振興答卷。

天水武山:“一把手”訪談匯聚發展強音

清涼·松樹露營基地

  全媒體刊播,引發縣域“最強音”

  為確保訪談內容傳播效果最大化,武山縣制定了全媒體刊播計劃,在武山縣政府網站、新武山客戶端、武山融媒微信公眾號、武山發佈視頻號、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統一開設《強縣域 再出發》專題專欄聯動播出。武山電視臺黃金時段《武山新聞》前固定播出訪談節目。武山縣政府網站、新武山客戶端對訪談內容進行深度提煉和圖文報道。

  自6月上旬起,訪談節目開始在各平臺有序刊播,每週保持5期的穩定更新頻率,持續營造輿論熱度。精心製作的預告海報、訪談金句短視頻在各平臺先行推送,有效預熱並吸引受眾關注。

天水武山:“一把手”訪談匯聚發展強音

蔬菜種植大棚

  反響熱烈,激發奮進“正能量”

  系列訪談一經刊播,便在武山縣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成為近期幹部群眾熱議的焦點。山丹鎮黨委書記鄧遠平表示,這次訪談既是展示工作的“窗口”,更是自我加壓的“擂臺”,面對鏡頭向全縣人民作出承諾,深感責任重大,必須全力以赴把藍圖變為現實。

  山丹鎮周莊村村民周天明特別關注蔬菜種植,他説:“蔬菜新品種推廣和銷售渠道拓展計劃,正是我們急需的。感覺政府是真為農民著想,政策很實在,我們跟著幹就有奔頭!”

  縣委黨校教師薛耀忠説:“該活動是思想引領與實踐創新的深度融合。通過公開晾曬發展思路,實現了共識凝聚、舉措檢驗、作風淬煉,全面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多位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表示,訪談內容詳實具體,為監督政府工作、建言獻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天水武山:“一把手”訪談匯聚發展強音

農民採摘樹莓

  武山縣“強縣域 再出發——鄉鎮和縣直部門‘一把手’專題系列訪談”是武山縣委、縣政府統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動落實的一項關鍵舉措。活動以媒體為紐帶,構建起“戰略宣貫 - 路徑展示 - 社會監督 - 共識轉化”的閉環體系,不僅成為政策解讀的“擴音器”、比學趕超的“競技場”,更成為幹群連心的“彩虹橋”。通過將發展藍圖置於公眾視野,武山正以“頭雁領航”激發“群雁齊飛”,為全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山實踐嶄新篇章。(文/圖 何龍 張鳳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