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四位年輕浙商的思考
走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夏季達沃斯論壇的現場,時不時就能看到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參會代表三五成群,熱烈討論著世界經濟的走向和中國探索。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余名代表展開熱烈對話,傳遞出商界、政界、學術界等領域最前沿的聲音。
參加本次論壇的浙商,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新面孔”——新生代、前沿企業脫穎而出。在這場全球對話中,在機器人、腦機介面、生物科技、AI等新興賽道奔跑的四位年輕浙商格外引人矚目。
他們傳承著“四千精神”基因,又自帶新時代銳氣,正以“拓荒者”的姿態詮釋著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內涵,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他們在思考什麼、有什麼收穫?記者與他們開展了對話——
發揚開放、學習、合作的精神
年初以來,宇樹科技幾乎一直在聚光燈下。本次論壇上,宇樹科技首席執行官王興興也收到了眾多來自中外嘉賓的合作邀請。
“海爾已成立機器人事業部,我們想跟宇樹科技合作交流起來。”6月26日,“解讀中國AI發展路徑”分論壇剛開場,王興興就接到了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拋來的“橄欖枝”。現代製造業企業與新興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同框,也讓人感受到中國製造源源不斷的活力。
2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論壇開幕式上對企業家提出希望:多行大道之事,多幹開拓之事,多做共贏之事。面對一雙雙伸過來的合作之手,王興興的態度是:開放、合作。
“我們期待跟海爾合作,也期待和全球其他公司和企業進行廣泛合作。” 王興興表示,全球AI的需求增長迅速,開放合作將為AI帶來更多可能,他很期待宇樹科技的成功能為世界提供中國AI發展的經驗。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新技術産業化速度和迭代升級能力尤為重要。身處新興行業,王興興面臨的競爭也異常激烈。
“2016年宇樹科技創辦時,只有我一個員工,如今我們已擁有員工1000多人,年營收約10億元。”王興興深知,宇樹科技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時代浪潮的托舉。
“新興技術行業技術要保持一個月一更新,産品或技術一旦停滯,很快就會變成一家平庸的公司。”王興興坦言,公司也“卷”過,但正因如此底子厚了不少,能經得起考驗,現在對技術也有信心。
“在地緣政治動蕩、充滿不確定性的複雜形勢下,企業家更要發揚開放、學習、合作的精神。”
注重社會價值,堅持長期主義
當前,腦機介面技術備受關注,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論壇上的明星企業。論壇臨近晚飯時間,不少與會中外嘉賓仍要“看完強腦科技這一場再走”。
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腦機經濟”的分論壇上,強腦科技合夥人何熙昱錦接到了這樣的問題: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們應承擔起什麼樣的新使命?
她的回答,從一個故事開始。
“公司成立之初我們第一款産品就是幫助殘疾人神經控制的義肢,為了打磨産品,我們團隊拜訪了100位肢殘人員,想要記錄他們的日常軌跡。”
但困難比何熙昱錦想像中更大,“兩周過去,我們只畫出了100個點。”因此,此後8年時間,幫助他們恢復日常生活,成為她和團隊成員的主要工作之一。
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抬頭,面對世界變局,企業更應具備抵禦外部衝擊、保持自身節奏的穩定性。
“一方面,我們更注重技術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腦機介面屬於前沿領域,從研發到産業化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要求我們堅持長期主義。”何熙昱錦認為,新一代浙商正在拼搏中不斷創新,承擔更多社會使命。
“科技真正的價值在於惠及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目前,強腦科技已儲備60餘款腦機介面産品,目標十年內服務全球1億人。”她透露,不久後具備觸覺反饋功能的新一代智慧倣生手將推出,讓用戶不僅能控制動作,還能感受到真實的“觸感”。
在實驗室和産業間搭起橋梁
26日舉行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分論壇上,杭州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崔好是發言嘉賓,這是她第二次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
作為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獨角獸與科技先驅企業”之一,恩和生物是一家全球運營的工業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企業,專注于通過標準化、自動化的高通量實驗平臺結合生物計算和機器學習,開發工業生物製造技術,已與巴斯夫、世索科、珀萊雅、新和成等知名公司達成技術合作。
“我理解的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是以科技為底色,在實驗室和産業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崔好告訴記者,五年前,她離開國外高校實驗室,選擇回國創業。她認為,科技創新中蘊含巨大的價值,只有真正落在産業上,才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産力,被市場接納。
今年,世界不確定性給許多全球化企業帶來影響。如何贏得客戶堅定不移的選擇?崔好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尤為關鍵。
“我們利用數字化平臺,高效地把在實驗室裏研發的生物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她告訴記者,現已在山東和內蒙古設立了工廠,積極打通上下游産業鏈,推動企業和行業實現“躍升變革”。
AI賦能源頭創新
95後企業家、杭州深度原理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賈皓鈞去年的身份還是麻省理工的博士生。在他的身上,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字:新!
今年6月,深度原理已經入選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全球100家技術先鋒公司”——通過將先進的AI模型與量子化學相結合,加快化學材料的發現和開發。科技創新,將賈皓鈞首次帶到了夏季達沃斯的世界舞臺。
雖然是首次參會,但賈皓鈞作為發言嘉賓出席的就有兩場分論壇。
他和其他參會浙商也給不少嘉賓帶來了新生代浙商“高學歷”“創新思維”“全球視野”的印象——在臺上,他與同為浙商的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一起用流利的英文分享創業生態的經驗,在台下,他常常被嘉賓追著交換名片。
這位浙商新面孔,所在行業也很新。論壇期間,賈皓鈞常常需要解釋自己的公司是幹什麼的:“我們可以把溫室氣體轉換為有價值的化學品。不需要實驗室,我們可以利用AI模型模擬多種實驗過程,讓效率大幅提升,直至找出適合的新材料。現在我們的很多成果都已經在新能源領域落地。”
讓賈皓鈞欣喜的是,在AI、新能源、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中國有很多都走在了世界前沿:超半數的AI專利來源於中國,中國引領著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
“中國擁有無可替代的産業鏈優勢。”賈皓鈞直言,他想做的是直接賦能生産端,進行化學材料、化學反應的“源頭創新”。
賈皓鈞很看好AI賦能科學研究的前景。他認為這個過程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數據降維與分析,通過機器學習處理高維科研數據,揭示變數間的隱藏關聯;第二階段是科學性假設生成與實驗驗證的智慧化;第三階段則接近通用AI(AGI),AI或能獨立發現科學規律。
“當前正處於‘AI+’浪潮的窗口期,企業家更需要創新魄力。”賈皓鈞引用武俠小説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説法,表示技術迭代和外部變化無法掌控,唯有反應速度是未來競爭中最大的護城河。(記者 陳穎 朱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