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文明實踐“火出新花樣”
2025-06-27 18:58: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當非遺剪紙躍然紙上、先進典型“走進人群”、傳統節日煥發新意……漫步張掖山丹,文明實踐的火熱場景在街頭巷尾不斷上演,一股由全域文明實踐激發的“文明活水”正涌動城鄉。

  近年來,山丹縣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挖本土文化資源,融合多元傳播手段,持續豐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內容,繪就出一幅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文明新圖景。從“節慶+文明實踐”到“典型引領+精神培育”,從“非遺+生活美學”到“志願服務+群眾參與”,山丹正不斷打破“灌輸式”文明傳播邊界,讓文明新風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人心、溫潤城鄉。

  傳統文化激活文明培育“一池春水”

  以文化人、以節潤心,山丹縣堅持以傳統節日、品牌活動、非遺傳承、先進典型為切入點,打造文明傳播矩陣,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收穫感動。

  在“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中,文明元素被巧妙嵌入節慶場景。2025年百姓春晚上,原創節目《絲綢路上策馬歡》將絲路文化與時代精神巧妙融合,13個本土節目以歌舞、小品等形式傳遞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的價值理念,現場掌聲雷動,線上直播點擊量突破20萬。端午期間,艾黎紀念館推出“葫蘆納福承古韻 · 香囊傳情慶端陽”社教活動,20余組親子家庭體驗香囊製作。圖書館開展“濃情端午 · 粽享時光”進校園活動,孩子們在書香中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溫度。

非遺“潮”起來 節慶“燃”起來 山丹文明實踐“火出新花樣”!_fororder_01

2025年百姓春晚

非遺“潮”起來 節慶“燃”起來 山丹文明實踐“火出新花樣”!_fororder_02.JPG

端午活動

  與此同時,山丹縣注重用身邊人講好身邊事,把先進典型化作文明實踐的“活教材”。“勞模宣講團”走進田間地頭分享奮鬥故事,“甘肅好人”張忠福工作室帶動農技培訓和農業科普,在東樂鎮城西村建成的“勞模長廊”裏,一幅幅事跡展板曬出了榜樣溫度,群眾從“旁觀者”逐步轉變為“參與者”“踐行者”,使德潤丹城、儉養民風成為主流風尚。

  文明創建催生城鄉蝶變“乘數效應”

  山丹工業遺址公園內,銹跡斑駁的塔筒與七彩步道交相輝映。這座由老廠區改造而成的城市新地標,正是山丹縣以文明創建為筆勾勒出的轉型新篇。

非遺“潮”起來 節慶“燃”起來 山丹文明實踐“火出新花樣”!_fororder_mmexport1750837977648

山丹工業遺址公園

  在仁愛小區,老舊樓房完成防水改造,居民告別“屋外大雨、屋內滴水”;在西大街棚戶區,1665套安置新房拔地而起,昔日“舊棚戶”蝶變為“宜居區”,民生溫度在磚瓦更新中持續升騰。

  文明創建的輻射效應,更是跨越城鄉邊界。作為“全國文明村”,位奇鎮位奇村創新推行“黨建+文明實踐”模式,依託“積分超市”將文明行為“量化打分”,村民通過參與志願服務、踐行村規民約累計獲得積分1.2萬餘分,兌換生活用品2000余件。

  在城市,文明創建持續向社區末梢延伸。各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15分鐘便民服務圈”,提供理論宣講、文藝活動、文化服務等一站式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精神滋養。

  文明實踐繪就城鄉文明“多彩畫卷”

  近日,山丹縣“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演活動在歡呼聲中拉開帷幕。彩龍騰躍,雄獅生風,一場場精彩演出將文明實踐推向高潮。

非遺“潮”起來 節慶“燃”起來 山丹文明實踐“火出新花樣”!_fororder_05

非遺宣傳展演活動現場

  “以前過節宅在家裏,現在社區活動一個接一個,和孫子一起包粽子比賽還得了獎,全家都樂呵!”説起社區活動,北街社區居民李芳臉上滿是幸福。

  近年來,山丹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聚焦群眾身邊事,把文明實踐融入日常生活。在春節寫春聯、剪窗花活動中,書法家揮毫潑墨,群眾現場求字互動熱烈;端午節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笑聲連連;中秋時節,社區組織詩詞誦讀、文藝晚會,團圓氛圍滿滿。

  聚焦文明實踐“五項”重點工作,山丹縣累計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150余場次,覆蓋5萬餘人。與此同時,山丹縣還積極開展“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4・23世界讀書日”等集中示範活動50多場次,打造“蒲公英綻放・一元微公益”愛心捐助項目、“紅潤基層”理論宣講等品牌項目20多項,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從文化課堂到社區服務,從志願服務到品牌活動,山丹縣以陣地為基、隊伍為本、品牌為翼,讓文明實踐的成效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文/圖 竇玉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