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山丹軍馬場:祁連山下的綠色發展實踐樣本
2025-06-27 18:58: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6月26日,由張掖市委網信辦主辦,中國甘肅網、山丹縣委宣傳部、山丹縣委網信辦、山丹艾黎紀念館承辦的“路易 · 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山丹軍馬場。這座擁有2000年養馬歷史的軍馬場,正以當代生態實踐勾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圖景。這片總面積329萬畝的土地,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馬都”,更是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一環——173萬畝劃入祁連山國家公園,212萬畝納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生態保護成效直接關係河西走廊的水源涵養,山丹軍馬人也以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詮釋著“兩山”理論的深刻內涵 。

山丹軍馬場:祁連山下的綠色發展實踐樣本_fororder_圖片6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祁連山下的綠色發展實踐樣本_fororder_圖片5

山丹軍馬場

  科技賦能生態修復:讓草原“煥新顏”

  2025年以來,山丹軍馬場以“兩山”理論為指引,將智慧化管理注入生態保護。通過搭建智慧園區管理平臺,農田灌溉、植被監測實現精準化調控;在退化草原改良中,引入衛星遙感技術監測植被蓋度,結合人工飼草地建設,使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持續提升。如今,岩羊在草坡跳躍、馬鹿于林間穿梭,黑頸鶴等珍稀鳥類重返濕地,祁連山北麓的生物多樣性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截至目前,馬場已完成草原圍欄、退化草場改良等系列工程,讓188萬畝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機。

  産業轉型激活綠色動能:從“養馬”到“養生態”

  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山丹軍馬場探索出三産融合的轉型路徑。農業領域,建成機械化馬鈴薯基地與燕麥草綠色生産基地,通過滴灌技術節水30%以上,打造“祁連山雪水灌溉”的農産品品牌;工業端深化國企改革,將傳統馬産業與現代加工技術結合,開發馬奶、馬具等高端産品;旅遊業則以“絲路馬都”為IP,串聯萬馬奔騰實景表演、艾黎紀念館等資源,推出“生態體驗+馬文化研學”線路,2025年上半年接待遊客量同比增長40%。

  生態紅利反哺民生:共繪鄉村振興圖景

  生態旅遊、馬文化體驗等新業態,為周邊村民提供了馴馬師、導遊等超2000個就業崗位,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長1.2萬元。馬場還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周邊鄉村發展民宿、特色養殖,形成“馬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在鄉村振興實踐中,馬場將生態修復與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為周邊村落改造飲水管網、鋪設光伏路燈,讓“生態美”與“百姓富”同頻共振。

  站在祁連山頂俯瞰,山丹軍馬場的萬畝草原如綠色綢緞鋪展,馬群踏過的土地正萌發新的生機。這座千年馬場用實踐證明,當馬蹄聲與生態保護的節拍同頻,綠水青山終將化為滋養一方的“金山銀山”。(文/圖 高亞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