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繚繞的湖南邵陽隆回縣大東山下,辰河如綢帶蜿蜒穿村而過,繪就“雙象搶寶”的靈秀畫卷。走進該縣六都寨鎮張家鋪村,綠意盎然的田地、鱗次櫛比的民居……一幅恬靜豐饒的山鄉圖景緩緩展開。
隆回縣六都寨鎮張家鋪村 供圖 隆回縣委宣傳部
近日,張家鋪村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稱號。該村以群眾文化活動為抓手,打好精神文明建設“組合拳”,走出了一條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特色鄉風文明建設之路。
農民樂團奏響“田野交響曲”
“父親是我的第一名樂團隊員!”張家鋪村黨支部書記張安兵輕撫著閃亮的銅管樂器,回憶起樂團初創時的艱辛。2007年,退役回鄉的他看到村裏文化生活匱乏,留守老人經常扎堆打牌、拌嘴,便萌生了組建樂隊的想法。於是,他挨家挨戶動員,承諾“不計報酬、包教會”。
2010年,一支僅有16人的農民銅管樂隊——“和樂團”誕生了。從識譜都困難到能嫺熟演奏世界名曲,這支“泥腿子樂團”的成長令人驚嘆。
和樂團在田間排練 供圖 隆回縣委宣傳部
如今,“和樂團”已壯大至40余人。他們不僅登上了多個大舞臺,更在2025年初,與國際知名的“俄羅斯交響愛樂樂團”同臺獻藝,激情奏響《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國》,將田野的夢想傳向世界。
在“和樂團”的帶動下,村裏相繼組建舞龍舞獅、腰鼓、民樂等近十支隊伍。2000余人的村莊,400余人常年活躍在文化舞臺上。“打牌閒聊的少了,吹拉彈唱的多了!”村紀檢委員胡亮花曾是水泥工,加入樂團後徹底告別了牌桌。“日子開心,氣質都變好了!”
十三載“村晚”點亮鄉村精氣神
村部背面,一個舞臺引人注目——拉開幕簾是辦公區,推開房門就是舞臺。“這裡可是我們‘中國村晚’的大本營!”張安兵自豪地説。從2012年正月初六在村小學操場克服“沒演員、沒設備、沒經費”的“三座大山”起步,張家鋪村的“村晚”已連續舉辦十三屆,近三年連續入選“全國冬季村晚示範性展示點”。
張家鋪村第十三屆“村晚” 供圖 隆回縣委宣傳部
如今,“我要上村晚!”成為村民最熱切的願望。有的村民為登臺足足準備一年,有的推遲外出務工行程。節目從最初的寥寥數個,發展到最多時50多個,演員從靠支書全家“撐場子”到每年400多位村民踴躍參與,線上直播觀眾峰值超過70萬。17歲的高中生袁慧怡從小耳濡目染,一放假就加入舞團,舞姿盡顯“專業范”。村醫周後魁是樂隊的“鐵桿”鼓手,十多年未曾缺席:“物質上知足,精神上也要飽滿!”
如今,村裏近80%的孩子都掌握一兩門文藝特長,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張家鋪“村晚”已成為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務的亮眼名片。
“小積分”書寫文明實踐大文章
“通過‘積分制’,村裏爭當先進的人越來越多!”村黨支部副書記袁建仁翻看著最新的積分公示榜感慨。
2012年,張家鋪村創新啟動文明實踐積分制管理,將其納入村規民約,設置加減分項28條,建立長效激勵機制。2024年參與村民達500余人。
張安兵介紹,積分結果直接用於評選“好公婆”“孝媳婦”“文明家庭”等模範,並在萬眾矚目的“村晚”舞臺上表彰。群眾“跟著看、學著幹、追著趕”。鄰裡糾紛銳減,和諧互助成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少了,勤儉節約勁頭正盛。
依託功能齊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文藝、科普宣傳、健身活動等),張家鋪村建成6支總計160余人的文明實踐隊伍。近五年來,該村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移風易俗、科普環保等志願活動300余場次,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産業融合奏響“富民樂章”
“這‘張家鋪村晚’牌的南瓜,訂單都排到明年了!”袁建仁在自家田埂上,指著碩果纍纍的瓜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位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的“新農人”,與妻子放棄外地工作回鄉,從種烤煙到試水蓮藕、藥材,最終依託“村晚”帶來的品牌效應,2024年與村集體合夥種植近3公頃(約45畝)口感軟糯香甜、綠色無公害的水果南瓜,並成功註冊“張家鋪村晚”商標。
借力“村晚”影響力和電商平臺,“張家鋪村晚”牌水果南瓜、黃桃、黃金貢柚線上線下熱銷,某電商平臺一次性意向訂單就達20000公斤。2025年,袁建仁計劃擴種,並通過“提供技術、種子、化肥、包銷售”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增收。
如今,隨著村集體經濟活力增強,文明鄉風與産業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像袁建仁夫婦、劉湘榮這樣的“歸雁”和“新農人”紮根鄉土。
站在生機勃勃的田野上,只見張家鋪村村容整潔、風景如畫,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孝老愛親蔚然成風,鄉風文明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
“文化是根,文明是魂,産業是路。”對於村莊未來的發展,張安兵充滿了信心。(文 戴瑾昕 陳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