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省會 促發展】強化科技賦能 打造創新高地——蘭州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近日,蘭石裝備公司的廠房內一片繁忙景象,公司正在加緊趕制兩台新型離子液氫氣壓縮機國際訂單。2025年6月,蘭石裝備公司成功研發離子液氣體壓縮技術,並成功應用於氫氣壓縮機領域,每小時可壓縮氣體500立方米。這一技術也解決了我國在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
這樣的技術突破,正是蘭州強化科技創新、打造創新高地的一個縮影。
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科創樞紐和黃河上游的中心城市,蘭州市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通過系統性佈局與制度創新,以科技創新為杠桿,撬動城市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一)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蘭煉、蘭化等重點工程相繼在蘭州佈局,使蘭州成為我國能源化工和原材料工業的重要基地。以中國科學院在蘭州組建全國首個地方分院為起點,一批基礎雄厚的科研機構接續落地,大批知識分子和技術工人會聚於此,迅速奠定了蘭州科研創新的根基。
改革開放以來,蘭州市科技事業不斷提速,在重離子物理、輻射技術、石油化工催化、特種潤滑材料、冰川凍土、沙漠化防治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近年來,蘭州市堅持系統謀劃、創新驅動發展,科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科技事業邁上新臺階,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堅實動能。今年以來,蘭州市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煥新,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列為重點任務之首。
蘭州將創新確立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三大動力”之一,把“著力建設創新蘭州”列為九個方面重點任務之一。與此同時,鮮明提出支持以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駐甘央企等為主力的科研力量,聚焦原創性、前沿性、引領性科研攻關,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爭取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成果突破。
(二)
科技創新,平臺先行。
“近年來,我們持續推動科技資源向高效配置與深度融合聚集,去年全市創新能力指數達到54.25%,在全國28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位列第43。同時,我們的綜合科技進步水準指數高達82.61%,蘭州還成功躋身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和科研城市。”蘭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全省科技創新的主引擎,蘭州市集聚了70%以上的科技資源,正加快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以平臺建設為抓手,蘭州市統籌推進科技基礎設施佈局。全市擁有1200多家科研機構,其中包括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駐甘央企等重點單位14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野外觀測站、國合基地等平臺齊全,省級創新平臺數量居全省前列,科技資源集聚度持續增強。
同時,蘭州市推動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基於加速器的醫用同位素藥物研發平臺、高端裝備特種潤滑與密封材料研發測試平臺等,進一步夯實了創新基礎。
強勁的科技基礎設施孕育出眾多的關鍵技術和創新亮點。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醫用重離子加速器項目,依託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率先在國內開展重離子治癌研究。其控股公司蘭州泰基離子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醫用碳離子治療系統,填補了高端醫療器械碳離子治療系統國産化的空白。
科技創新的最終落腳點在於成果轉化與産業落地。蘭州深入推進“百千萬”轉化工程(百項成果、千家企業、萬名人才協同發力),加速新質生産力落地。去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4.89億元,位居全省第一。
(三)
日前,第四批金城首席科普專家聘任儀式在蘭州舉行。蘭州大學生態學院教授肖灑等70位來自醫學、生態、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防災減災等前沿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受聘,成為科學普及的代言人。
“作為金城科普專家,我們將把複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讓科學精神深入人心,助力蘭州特色科普發展和創新能力提升。”肖灑告訴記者。
舉辦創新大賽、聘請科普專家、打造眾創空間……近年來,蘭州市做實做細人才“引育服用”四篇文章,不斷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改革,大力支持高校在蘭發展,完善“政産學研用”一體化機制,推動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高效融合。
蘭州市推出涵蓋7個專項、58條舉措的人才新政2.0版,為各類人才提供全鏈條、全週期的支持保障。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人才總量達到49.52萬人,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136.33人,人才團隊結構日趨優化。現有院士專家工作站14家,兩院院士4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223人,人才集聚效應加快顯現。
與此同時,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和服務體系。依託對老舊工業廠房的更新改造,打造出現代化科創空間甘肅萬眾科技産業園。該園區激發青年創新創業活力,提供從創意到産品的全過程支持,為初創企業和科技人才營造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業環境。
除此以外,蘭州通過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全覆蓋,接續推進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090家、512家和1349家,涌現出海亮新能源等隱形獨角獸企業。
從重大項目攻堅到科技企業成長,從人才匯聚到成果轉化落地,蘭州市紮實推進強科技行動,在高品質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小龍 通訊員 華 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