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艾黎情緣、民俗盛宴、直播出圈——甘肅張掖山丹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綻放時代光彩
2025-07-15 17:32: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張掖市山丹縣地處河西走廊蜂腰地帶,這座承載著千年曆史記憶的古城,正以多元文化實踐勾勒出動人的發展圖景。從紅色記憶的深度挖掘到非遺活化的創新實踐,從節慶經濟蓬勃興起到數字傳播破圈突圍,山丹始終以文化為魂、創新為翼,在高品質發展征程中,‌繪就歷史底蘊與現代元素相互交融的‌壯美畫卷。

  艾黎情緣:跨越山海的紅色迴響

  “我一生中最滿意的一段時期,無疑是在甘肅山丹同農村青年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中國十大國際友人之一的路易・艾黎在其晚年回憶錄中深情地寫道。如今,這段延續國際友誼的紅色記憶,在新時代依舊煥發著持久活力。

  為更好地弘揚“艾黎精神”,山丹縣成功舉辦“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由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專家學者和網絡名人組成的採訪團,先後走訪艾黎紀念館、培黎職業學院等地,深入挖掘“艾黎精神”的當代實踐,從“手腦並用 創造分析”的教育理念創新,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從四壩文化遺址的保護傳承,到文旅産業的融合發展,山丹縣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讓“艾黎精神”煥發出新的時代活力。

艾黎情緣、民俗盛宴、直播出圈 ——山丹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綻放時代光彩_fororder_2

  “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

  據了解,本次活動創新運用AI短視頻、直播、H5、圖解等新媒體形式,以技術賦能內容傳播,讓艾黎精神通過多媒體平臺以更鮮活的方式觸達年輕群體,實現影響力的全國輻射。

  民俗盛宴:浸潤煙火的時代傳承

  盛夏的焉支山草木蔥蘢,處處躍動著獨特的文化脈搏。一年一度的“六月六”焉支山民俗文化旅遊節精彩紛呈,大型歷史舞蹈劇《霍去病犒賞三軍》以恢弘場面再現絲路傳奇;剪紙、麥稈畫、刺繡等非遺技藝在展區大放異彩;山丹饃饃、馬場酸奶等特色美食傳遞著“舌尖上的鄉愁”,讓遊客全方位感受山丹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艾黎情緣、民俗盛宴、直播出圈 ——山丹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綻放時代光彩_fororder_5

  特色美食

  “這場盛會不僅是展示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重要窗口,更是激活文旅消費、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維價值。”山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孫濤的話語,道了節慶活動的深層意義。

  焉支山腳下的盛況不僅是節慶的歡騰,更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山丹縣錨定“絲路馬都·古韻山丹”城市品牌定位,創新打造“季節特色+文化IP”融合模式,著力構建“全年有節慶、季季有亮點、月月有活動”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全面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賦能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直播出圈:沸騰雲端的千年之約

  “山丹太燃了!”“這直播能當紀錄片看!”——7月5日,在中國國家地理《鄉見中國:河西走廊・遇見山丹》文旅實景直播中,彈幕留言持續刷屏,引發全民文化共鳴。

  這場精心打造的視聽盛宴,以“長城對話”“萬馬奔騰”“艾黎情緣”“非遺美食”等主題為核心,創下200萬人次觀看的傳播記錄。從澤索谷“鎖控金川”摩崖石刻的歷史迴響,到漢明長城遺址的“雙線對話”;從世界最大山丹馬場的萬馬奔騰奇觀,到非遺美食炒拉的市井煙火氣,4小時全景直播不僅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更通過專家學者深度解讀與觀眾互動,將地處河西走廊“蜂腰地帶”的山丹,以其獨特的戰略地位與濃郁的文化魅力清晰躍然屏上。正如網友感嘆:“這不是直播,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

艾黎情緣、民俗盛宴、直播出圈 ——山丹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綻放時代光彩_fororder_6666

  山丹縣焉支山民俗文化展演

  “山丹不大,但處處是故事;長城是露天博物館,山丹馬場奔騰著千年血脈,艾黎紀念館裏藏著中外情緣,炒拉訴説著人間煙火。”中國國家地理主持人才華燁的深情告白,將山丹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壯麗的自然景觀娓娓道來。

  而今,最具煙火氣的舌尖非遺“炒撥拉”即將再次升騰——山丹縣第三屆炒撥拉節預計于2025年8月2日盛大開幕!這不僅是一場喚醒味蕾的民俗盛宴,更是一次深度沉浸的文化之旅。讓我們以美食為媒,在炒撥拉的滋滋聲響中,共同書寫山丹文旅的新篇章。(文/圖 王國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