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威:走出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之路
2025-07-28 11:07:33來源:甘肅日報編輯:薛陽責編:薛陽

  原標題:【強信心 看發展】【一線調研】武威:走出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之路

  盛夏的武威,高標準農田裏麥收正忙,蜜瓜、西瓜、油桃甜蜜上市,辣椒、番茄、人參果挂滿枝頭,養殖大棚裏,一隻只肉羊膘肥體壯、悠閒進食……

  2025年上半年,武威市農業經濟交出亮眼答卷: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0.85億元,同比增長6.5%。

  (一)

  炎炎夏日,瓜果飄香。最近一段時間,作為民勤蜜瓜核心産區的收成鎮迎來豐收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瓜農們忙碌的身影。

  在宙和村6組種植戶李發政家的蜜瓜田內,陣陣瓜香撲鼻而來,令人垂涎。李發政和老伴一起穿梭在田壟間,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蜜瓜摘下,兩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我家種了10畝金紅寶,長勢好、個頭大、甜度高,很受歡迎。”李發政抱著剛摘下的蜜瓜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年1畝地能摘3000斤左右,每畝地能賣三四千元,7月5日開始採摘以來,已經收入近萬元……”

  不遠處的蜜瓜交易市場裏,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滿載蜜瓜的農用三輪車、快遞車穿梭在商戶之間。在電商交易區,主播們熱情展示馥鬱香甜的蜜瓜,吸引消費者下單購買。另一端的物流中心,工人們揮汗如雨,分揀、包裝、貼單、搬運,將一箱箱蜜瓜裝車,快速發往全國各地。

  2025年以來,武威市以打造西部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示範區為統攬,持續推進“8+N”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産業擴規增量,大力實施優勢特色産業提質增效行動,堅持強龍頭、延鏈條、補短板,加快培育發展農業全産業鏈。上半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産量分別增長6.6%、6.4%,其中,食用菌産量增長28.1%,瓜果種植面積、産量分別增長4.9%、7.8%。

  (二)

  近日,武威市統計局公佈的202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全市豬、牛、羊、家禽存欄分別增長7.0%、0.4%、1.2%、3.6%;豬、牛、羊、家禽出欄分別增長1.8%、7.5%、9.3%、2.7%。記者發現,在存欄、出欄增長數據中,羊所佔的比例都比較大。

  近日,記者走進古浪縣土門鎮土門村養殖戶蔡文軍家的養殖暖棚,他正和工人一起忙著清理圈舍。“最近幾年,我的養羊規模在逐漸增大,今年超過了1500隻,就在幾天前還賣了300多只。”蔡文軍告訴記者,之所以堅持發展羊産業,主要是得益於古浪縣的好政策。

  近年來,古浪縣制定出臺了“羊十條”獎補政策,包括種羊獎補、價格臨時獎補、飼草料獎補等。“政府還幫助修建了規範的養殖小區,養殖技術員也經常上門指導,我的後顧之憂一下子都沒了,現在發展養殖産業的信心更足了。”蔡文軍説。

  如今,像蔡文軍這樣受益於羊産業發展的養殖戶在古浪縣還有很多。

  “我們村現有養殖小區4個、養殖暖棚960個,羊存欄5.2萬隻,村民們養羊積極性很高。”古浪縣土門鎮土門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孔令成説,隨著養殖這一富民産業的發展壯大,土門鎮將繼續加強技術培訓,探索更好的養殖方法,推動養殖提質增效,讓村民賺更多錢,助力鄉村振興。

  (三)

  入伏以來,武威市涼州區雙城鎮前進村蔬菜基地滿目蔥蘢,連片種植的百畝水果芹菜迎來豐收。工人們穿梭在大田間,忙著采收芹菜。

  “今年公司在前進村流轉土地300畝,全部種植水果芹菜。目前正是水果芹菜采收的高峰期,每天用工量達六七十人……”甘肅華中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魏政峰介紹道。

  2025年以來,涼州區雙城鎮深入實施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行動,加速建設全鏈條集體經濟産業基地,配套精細化蔬菜加工車間、有機肥廠。項目建成後,全鎮溫室蔬菜規模將達到2492座5717.84畝,冷鏈物流體系年處理能力將達20萬噸。

  一串串數據、一項項舉措,繪就了武威市農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武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崢表示,2025年以來,武威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優勢産業,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質農業、品牌農業,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加快培育壯大兩條百億級産業鏈,全力推進由傳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基本完善,農業生産規模、品質、效益穩步提升,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之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