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快看】古浪:輪作復種讓沃野“再生金”
“二茬”播種忙 供圖 古浪縣融媒體中心
2025年8月10日,在古浪縣土門鎮漪泉村,種植戶秦蘆山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第二茬”生産。
走進秦蘆山家的農田裏,他正在組織工人復種青頭蘿蔔。記者看到,隨著播種機不斷前進,起壟、滴灌帶鋪設、播種等多道工序一次性高效完成。
“今年第一茬種的是豌豆,七月底就收完了。最近我聽説青頭蘿蔔的市場行情不錯,決定二茬復種青頭蘿蔔,全程都是機械化種植,省時又省力。這種種植模式,既提高了畝均單産,還能多掙一份錢,我覺得非常划算。”秦蘆山高興地説。
立秋前後,這種復種模式下的精耕細作,同樣在古浪縣泗水鎮三壩村上演。如今,二茬復種的萵筍已展露新綠。
在泗水鎮三壩村種植戶王小旭家的地塊裏,一片片探出土壤的青翠綠葉,在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工人們正在對萵筍進行間苗、覆土。“出現雙苗或者多苗的就要進行間苗,每穴只留1株健壯秧苗,這樣才能確保萵筍生長髮育,保證生長品質……”王小旭一邊忙碌,一邊在給工人們講解間苗方式。
“這一茬我種了100畝,是今年7月24日種的,現在已經開始間苗了,預計國慶節前後就可以采收了,相信一定會有好收成。”王小旭説。
工人在間苗 供圖 古浪縣融媒體中心
2025年以來,古浪縣突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按照“宜糧則糧、應種盡種”的原則,積極推動復種輪作,在有限的土地上做足“文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産出效益,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全縣已復種各類農作物2.1萬畝。
“這種‘一年兩收’的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畝均單産量,多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更是耕地輪作作為提高耕地品質和保障農産品供給的有效措施的具體體現,對平衡土壤養分、防治病蟲草害和提高糧食産量等具有重要作用。”古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買天祥説,古浪縣農技部門專門制定了輪作復種實施方案,從早熟品種的選擇、科學施肥、搶墑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全程技術服務,為農作物增産增收保駕護航。(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