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衝在最前線,這是我的職責”(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2025年8月10日中午,甘肅榆中縣馬坡鄉上莊村安置點,受災群眾正在吃飯,熱燴菜、軟饅頭。
“受災以來,這是我吃的第一頓熱乎飯。”眼前説話的漢子叫陳萬凱,是上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聲音沙啞,眼睛佈滿血絲。過去的3天,他只在昨晚睡了3個小時。
上莊村共有11個社、466戶村民,在這次山洪災害中無一人傷亡。“山洪那天晚上7點37分,我先在村裏的微信群發佈了暴雨預警通知。”陳萬凱説,當時他和村委會副主任、黨員馬海印,都在村委會值班,並時刻關注著可能到來的雨情。
大約晚上8點,村裏的變壓器發生故障,陳萬凱立即開車前往察看。當時村裏並沒下雨,但陳萬凱卻發現,車燈照射下的村頭小河河面已寬了許多。隨即,陳萬凱又聽見了山裏傳來轟隆聲,如響雷一般。正在這時,村監委會主任丁玉花打來電話説,家門口的三輪車被水沖走了。陳萬凱心頭一緊!
“一社全員轉移!”晚上8點20分,陳萬凱在群裏發佈緊急通知。然後,他迅速回到村委會,與馬海印及3個熱心村民一起,趕往沿河的一社,挨家挨戶敲門疏散群眾。
洪水比預期來得更快。就在陳萬凱一行人趕到村民張正棟家時,洪水已經漫上他家堂屋的門廊。此時張正棟在外地務工,家裏只有80歲的父母和上大學的女兒張娟。他在微信群看到了信息,但女兒的電話一直打不通。
就在這時,陳萬凱敲響了堂屋的門。等他們背出兩位老人,水已齊腰。不遠處是個麥場,比堂屋高出一米多。麥場上,趕來救援的其他黨員和村民合力把老人和張娟拉了上去。
就在大家要拉陳萬凱上去的時候,洪水突然猛漲,情況一下子變得很緊急。陳萬凱死死抱住一棵樹,最後在大家的幫助下脫離了危險。來不及後怕,陳萬凱馬上帶大家往更高處轉移。“我覺得洪水還會漲。”陳萬凱説。
安頓好之後,女兒張娟給張正棟打電話報了平安,張正棟懸著的心才安放下來。
“災害面前,作為黨員,衝在最前線,這是我的職責。”連軸轉了3天,陳萬凱依然幹勁十足。安置點上缺的爐子、桶裝水等物資陸續送抵。陳萬凱猛喝一瓶水,轉身又去搬卸物資。(人民日報記者 王錦濤 趙帥傑 張武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