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環縣:從賽場到田間激活鄉村産業鏈
中新網蘭州8月19日電 (楊蕊)連日來,甘肅省慶陽市體育助力鄉村振興暨環縣毛井鎮第六屆農民運動會舉行。來自13個行政村及周邊4個鄉鎮的800余名農民運動員,在村BA、拔河、象棋、草原風情跑等鄉土賽事中競技,同步開展的電商直播、書畫課堂等活動,讓這場盛會成為集體育競技、文化展示、産業推介、生態教育于一體的鄉村振興嘉年華。
這場農民體育盛會,正成為撬動當地生態保護、産業升級、文化自信的綜合性支點,探索出“體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徑。
從“觀眾”到“主角”:體育激活鄉村治理效能
毛井鎮紅土咀村24歲的牧羊人劉民首次以運動員身份參賽,這樣的轉變是毛井鎮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縮影。三年來,該鎮累計修建村級體育場地23處,培育農民體育指導員42名,組建秧歌、籃球等隊伍17支,實現“月月有活動、村村有隊伍”。
每年80萬元的經費投入,不僅豐富了文體生活,更帶來顯著社會效應:2024年全鎮矛盾糾紛同比下降37%,村民議事會參與率提升至89%,“等靠要”思想明顯轉變。
體育精神正轉化為發展動能。60歲的同村村民苗萬棟帶隊參加拔河比賽,他坦言去年參賽後,村民將競技勁頭投入玉米種植,單此一項戶均年增收近8000元。運動會籌委會數據顯示,近三年參賽農民中,發展特色種養的比例從18%升至53%。
生態與體育共生:賽事成環保“活課堂”
8月的毛井草原綠意盎然,草原健步行活動在此開展。與城市賽事不同,活動路線經生態專家規劃,避開植被脆弱區,以傳統牧道為主線,踐行“無痕草原”準則——參與者沿指定路線行進、隨身攜帶垃圾、不驚擾野生動物。
毛井鎮鎮長梁森表示,當地通過推廣科學放牧、生態修復等措施,草原生態持續改善。環縣文旅局副局長谷昊晟認為,這種“寓教于賽”模式,讓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體育附加值”:産業鏈條雙向延伸
運動會成為特色産業展示窗口。毛井大件羊肉經營者惠菊香現場演示電子溯源系統,消費者掃碼可查看羊只運動軌跡、日均步數。依託“體育理念+畜牧業”,當地建成12個標準化養殖場,配套“晾圈”設施,提升羊肉品質。
賽事催生服務業新態。該鎮高家洼村居士山莊窯洞賓館成網紅打卡地,10間窯洞提供特色住宿,本地美食吸引遊客。負責人蘇元偉説,體育活動延長了消費鏈條,帶動體驗式消費。
據當地官方數據顯示,運動會期間,本地羊肉線上線下銷售額達120萬元,簽訂意向訂單37份;農機技能大賽優勝者被合作社高薪聘為技術指導員;農特産品直播間以“運動健康”概念推介羊羔肉、蕎麥等産品,賽事獎品也選用本地山羊羔,推動“體育+産業”深度融合。
文化認同喚醒: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新活力
開幕式文藝匯演上,新編劇目《十讚毛井》將傳統快板與音樂劇元素結合,“村 BA”“三分球”等詞彙融入唱詞,LED屏展示本土愛好者與專業選手競技畫面,引發觀眾共鳴。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是毛井文化振興的縮影。
毛井鎮副鎮長高凱斌觀察到,運動會期間秦腔演出觀看人次增加3倍,婦女啦啦隊用農具設計“向日葵助力棒”,孩童將運動員編號編成順口溜傳唱。“體育激活了文化創新內生動力。”高凱斌説。
變化更體現在參與熱情上:過去靠發物資吸引村民,如今大家主動詢問賽事安排;在外年輕人請假回鄉參賽,稱“不能錯過村裏的奧運會”。
據統計,運動會期間,毛井鎮線下接待遊客8.6萬人次,線上線下觀賽超百萬人次,帶動賓館、農家樂等消費收入約900萬元,逛草原、住窯洞、看球賽成新風尚。
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志萍表示,毛井鎮構建的“四維聯動”機制——以體育賽事整合資源、以産業需求設計競賽、以文化傳承凝聚共識、以生態保護守住底線,破解了“就體育搞體育”的局限,讓農民運動會成為鄉村振興的“集成處理器”。(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