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定西岷縣:三級河湖長織密生態網 繪就黃河上游“碧水安瀾圖”
2025-09-08 17:12: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初秋的清晨,微風輕拂過岷縣迭藏河面,蕩起粼粼波光,與兩岸疊翠的綠意交相輝映。步道上,晨練的市民或悠閒漫步,或舒展太極。“這兩年,河水清了,草綠了,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每天來這兒鍛鍊,心裏頭格外敞亮!”正在晨練的梁奶奶的感慨,是岷縣河湖治理成效最生動的注腳。

  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與水源涵養地,岷縣境內河流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流域,22條常年流水河縱橫交錯,集水面積達3578平方公里。其中,洮河穿境83.5公里,是滋養沿岸百姓的“母親河”。

定西岷縣:三級河湖長織密生態網 繪就黃河上游“碧水安瀾圖”_fororder_2

 岷縣洮河十里段風貌

  近年來,岷縣堅持把落實“河湖長制”作為河湖保護治理的重要抓手,通過制度創新、科技賦能、全民參與,推動河流治理從“單兵作戰”邁向“協同共治”,讓每一條河流都成為生態宜居的亮麗底色。

  三級體系織密治理網 聯動機制破難題

  “河湖治理,制度是根本。”岷縣將構建完善的河湖長體系作為首要任務,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架構,實現全縣河流、溝渠、水庫等水域管護全覆蓋。

  “縣級河長髮揮‘頭雁效應’,帶動全縣520名河湖長履職盡責,巡查河道水質、岸線環境、排污口、垃圾堆放等情況,及時發現水質污染、侵佔河湖岸線、非法採砂等問題,記錄問題並上報至河長制信息平臺,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治理,河長監督整改進度,直至問題解決。”岷縣河道管護站站長李雄強介紹。截至目前,各級河長累計巡河9.19萬次,推動解決河湖“四亂”問題338個。為打破治理局限,岷縣還通過建立“河長+警長+檢察長”工作機制,推動水務部門與公安、檢察機關的協作聯動,以法治手段護航河湖領域突出問題。

  科技賦能提質效 全民參與聚合力

  “以前巡河全靠腳力,有些偏遠河段一週都走不完;現在有了智慧平臺,方便多了。”岷縣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為提升治理精準度,岷縣投入專項資金,在27條主要河流佈設143套高清監控設備,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

  該平臺的智慧識別系統可自動對水面漂浮物、河道內非法偷採等進行精準甄別、動態管理,發現問題後及時推送預警信息。同時,岷縣探索“河長+群管”模式,組織鄉村社幹部、沿線群眾成立河湖保護志願服務隊,開展河道志願服務活動18次。聘請“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等114名社會監督員,對河湖“四亂”問題進行監督,形成了強大的河湖管理合力。

  生態修復促振興 多元施策守安瀾

  “不僅要讓河水清,更要讓兩岸美”。岷縣以河湖項目化治理為抓手,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治理,深入推進河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完成岷縣迭藏河防洪及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岷縣納納河流域河道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洮河梅川段防洪河堤工程等工程;打造西江鎮浦洞村、維新鎮馬蓮灘村等水美鄉村示範點建設,逐步實現“水潤城鄉”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定西岷縣:三級河湖長織密生態網 繪就黃河上游“碧水安瀾圖”_fororder_3

  岷縣洮河西寨段風貌

  岷縣健全水旱災害防禦體系,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制、汛期全員值班制。投資209萬元升級改造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進一步提高了預警精準度。近年來,累計應對強降雨天氣60余次,發佈預警短信600次、13.8萬條,保障了河道行洪安全與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如今的岷縣,洮河碧波盪漾,迭藏河綠意盎然,一條條河流如同翡翠項鍊,串聯起城鄉如畫的美景。下一步,岷縣將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讓河湖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品質”互促共進,使黃河上游“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畫卷愈發絢麗。(文/圖 隆紅霞 郎佐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