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與保障民生福祉的進程中,秦安縣始終將就業工作置於關鍵位置。今年以來,秦安縣人社系統聚焦就業民生大事,通過搭建招聘平臺、強化勞務輸轉、開展技能培訓等多項舉措,織密就業保障網,讓城鄉勞動者就業路更寬、增收底氣更足,一系列實打實的成效成為縣域發展最溫暖的底色。
招聘會現場
為拓寬就業渠道,秦安縣持續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信息、直播帶崗、舉辦多場次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精準對接用工需求與勞動力資源,吸引了來自天津、湖北、安徽、浙江、深圳及本地的優質企業參與招聘,讓“在家門口找好工作”成為現實。其中,秦安縣2025年支持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暨直播帶崗專場招聘會成果顯著。當天現場接待諮詢476人次,直播間累計點擊量1679人次,線上線下達成用工意向97人次。
針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秦安縣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作為重中之重,堅決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積極搭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平臺,推進基層就業支持工作,為他們搭建通往基層的就業橋梁,讓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崗位上實現價值。
招聘會現場
秦安縣興國鎮衛生院招聘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單位計劃招聘醫護人員等共4名,人社局提供的這個平臺非常好,能幫助我們精準選聘員工,而且招聘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還可以享受財政每月1500元生活補貼,減少了我們的用工成本。這項民生實事真是暖到了我們大家的心窩裏!”
據了解,2025年秦安縣已為27家項目單位116名高校畢業生發放1—7月生活補貼117.9萬元。
畢業生小李感慨道:“自今年6月畢業後,我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因為個人原因,最終我還是選擇縣內就業。這場招聘活動猶如及時雨,目前我比較中意的企業有2家,活動結束後我會進一步了解,爭取能在促進自身發展和提高的崗位上就業!”
勞務輸轉是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秦安縣持續加大招聘需求收集和發佈力度,通過秦安人社微信公眾號、天水秦安發佈等多個平臺,分批發佈家政服務、加工製造、電商物流等3.6萬個用工崗位。同時,推出系列農民工暖心舉措。針對大齡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組織現場招聘小分隊,利用廣場車站、集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區域開展面對面招聘,為有就業創業意願的農村勞動者,開展上門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能活動。“我們就是要把崗位、政策、服務和技能送到群眾身邊,讓大家不出遠門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説道。
此外,秦安縣創新採用網格化服務模式,逐戶摸底登記勞動力信息,建立詳實的勞務輸轉臺賬,實時更新就業勞務輸轉信息系統數據。通過精準對接省內外企業,截至目前已累計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11.38萬人,其中有就業意願的脫貧勞動力4.50萬人全部實現輸轉,共創勞務收入25.65億元,讓“勞務經濟”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支撐。
技能培訓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秦安縣早謀劃、快行動,立足縣域産業實際與市場需求,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圍繞家政服務、養老護理、育嬰員、焊工、中式烹調、果樹工和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開展培訓,且將培訓班直接辦到鎮、村組和農業合作社,極大方便了群眾參與。
“老師講得特別細,從理論到實操手把手教,我這剛學完中式烹調課程,就找到了工作。”學員張女士笑著分享自己的經歷。
職業技能培訓
據了解,為確保培訓品質,秦安縣借助實名制培訓監管平臺,通過系統學員抽檢、影像資料上傳、系統打卡簽到、教學日誌反饋、中途隨機抽查、滿意度評價等多種方式,倒逼培訓機構加強培訓過程管理,提升培訓品質與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125人次,為勞動者就業增添了有力籌碼。
這一系列紮實的就業舉措,讓秦安縣的就業市場活力涌動,未來,秦安縣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文/圖 王跟弟 李鵬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