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慶陽石化:從“老區窯洞”到“城市型精品煉廠”
2025-09-11 18:21: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在革命老區甘肅慶陽,一座現代化的煉化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慶陽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慶陽石化”),在稅務合規經營方面樹立了行業標杆。 

慶陽石化:從老區窯洞到城市型精品煉廠_fororder_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慶陽石化分公司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慶陽市稅務局引導企業誠信納稅,幫助企業實現鏈式合規,助力其完成從“老區窯洞”到“城市型精品煉廠”的綠色轉型。

  誠信納稅   從“合規遵從”到“價值創造”       

  多年來,慶陽石化始終將“誠信納稅”作為企業經營的底線,堅持依法納稅、規範管理,嚴格遵守各項稅收法律法規,確保稅款計算準確、申報及時、繳納足額,連續多年納稅繳費信用等級被評為A級,2022—2024年累計繳納各項稅費超220億元。

  “合規經營不是‘緊箍咒’,而是‘護身符’。”慶陽石化財務部主任韓永強表示。慶陽石化作為國有大型企業,合規經營、依法納稅不僅是企業應盡的責任,也是長遠穩健發展的基石。2006年,慶陽石化建立了完善的稅務內控體系,設立專職稅務管理團隊,定期開展稅務風險排查,確保各項業務符合國家稅收政策。

  慶陽石化不僅滿足於“合規”,更積極探索稅收管理的價值創造功能。在固定資産投資方面,合理利用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結構,降低稅負成本。

  2022—2024年,慶陽石化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減免等政策紅利超1.6億元。同時,企業面向社會安置殘疾人,享受相關加計扣除240萬元。企業將政策紅利節省下來的資金,投入到企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之中,讓慶陽石化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鏈式合規   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共建”       

  作為煉化企業,慶陽石化每年與數百家供應商合作。近年來,慶陽石化創新性地提出“鏈式合規”理念。

  “所謂‘鏈式合規’,就是建立了供應商稅務信用評價體系,將稅務合規作為供應商準入的重要標準,推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合規生態。”韓永強介紹。

  慶陽石化主動與稅務機關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積極參與稅收政策研討,反饋行業訴求。2024年,慶陽市稅務局與企業聯合開展“稅收合規護航行動”,為區域內中小企業提供稅務合規輔導,推動全行業健康發展。

  “我們在輔導企業上突出實效,強調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實現‘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慶陽市局稅務幹部楊海洋説,“2025年,我們通過‘可視答疑’、上門輔導、在線直播等方式,輔導各類納稅人達到28500余戶(次)。”

  同時,企業定期開展供應商稅務培訓,幫助合作夥伴規範發票管理、防範虛開風險。在成品油銷售環節,嚴格審核客戶資質,運用大數據技術監測異常交易,防範虛開發票、偷逃稅等風險。2024年,慶陽石化通過稅務風險預警系統,成功識別並規避多起潛在稅務爭議,保障了經營安全。 

  綠色轉型   從“傳統模式”到“多能互補”     

  2022年繳納環保稅41.98萬元,2023年繳納環保稅49.20萬元,並因環保績效優異獲得地方財政獎勵;2024年繳納環保稅49.09萬元……

  在“雙碳”目標下,慶陽石化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路徑,並通過稅務合規管理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作為化工企業,我們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環保方面的投資力度,投資數億元升級環保設施,實現了污染物達標排放,同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稅的合規申報,精準計算環保稅應納稅額,避免少繳或漏繳風險。”慶陽石化財務部副主任杜書宏介紹。

  據了解,慶陽石化充分利用國家鼓勵新能源發展的稅收政策,加快推進氫能利用清潔能源項目,2024年氫氣提純項目建成投用,年産灰氫1600噸,能夠滿足慶陽當地氫能公交及周邊用氫企業市場需求。隨著全國碳市場建設加速,慶陽石化提前研究碳市場規則,優化碳排放核算體系,探索碳交易與稅務管理的協同機制,為企業未來低碳發展奠定基礎。

  從黃土高原的窯洞起家,一步步發展到現代化大型煉廠,慶陽石化的發展歷程,既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也是一部稅務合規管理的創新史。

  從“合規遵從”到“價值創造”,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共建”,從“傳統模式”到“多能互補”……慶陽石化的合規之路還在延伸。下一步,慶陽市稅務局將繼續秉持“依法納稅、合規經營”的理念,以更高標準的稅費服務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更大力量。(文/圖 杜欽  焦博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