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2025品質甘肅行 | 以質築基強産業 老牌國企繪就甘肅興隴新圖景
2025-09-19 17:34: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日,“品質強省 富民興隴——2025年主流媒體‘品質甘肅行’”採訪團走進白銀有色集團銅業公司(以下簡稱“銅業公司”)。在這座誕生於國家“一五”時期、見證白銀市“因企設市”歷程的老牌國企裏,智慧生産管控中心的數據實時流轉,第四代白銀爐的“數智大腦”高效運轉,智慧立體庫的無人行車精準作業——這些品質管理與技術創新的實踐,不僅讓企業煥發新生,更成為白銀市工業轉型、甘肅省“品質強省”戰略落地的生動注腳。

2025品質甘肅行|以質築基強産業 老牌國企繪就甘肅興隴新圖景_fororder_20萬噸陰極銅電解車間.JPG

20萬噸陰極銅電解車間 供圖 白銀有色集團銅業公司

  工藝突破 為甘肅有色産業樹技術標杆

  “以前靠人工巡檢,爐內溫度、熔體成分全憑經驗判斷,現在用數模控制和紅外測溫,數據實時採集調控,冶煉全程自動化。”在白銀爐放渣口,銅業公司熔煉車間副主任金鋒的話,道出了“白銀煉銅法”的蛻變。作為我國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銅冶煉技術,“白銀煉銅法”經數智化升級後,第四代白銀爐在爐型、自動化控制等六方面實現突破,生産效率與技術指標躍居國際先進水準。

2025品質甘肅行|以質築基強産業 老牌國企繪就甘肅興隴新圖景_fororder_閃速爐中控室

閃速爐中控室 供圖 白銀有色集團銅業公司

  這一突破對甘肅有色金屬産業意義深遠。作為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甘肅長期面臨“資源豐富但技術附加值低”的困境。銅業公司的實踐,不僅將“白銀煉銅法”打造成行業標杆,更通過技術輸出與標準制定反哺全省産業,為甘肅乃至全國有色冶煉企業提供了“品質範本”。截至2025年,其母公司白銀有色集團累計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修訂50余次,現行有效標準47項,將“白銀技術”轉化為推動産業升級的“甘肅力量”。

  數智轉型 激活白銀老工業基地新動能

  白銀市因礦得名、因企設市,曾因“一五”時期156個重點項目之一的白銀有色金屬公司而興盛,也一度因傳統工業轉型滯後面臨發展瓶頸。現在,銅業公司的“三化”改造,正為這座老工業城市注入新活力。

  在生産管控中心,一塊智慧大屏實時呈現16個銅精礦配料倉的料位變化,皮帶機運行數據、物料計量信息動態更新。“過去人工送樣檢測要兩小時,現在用LIBS技術3分鐘出結果,數據實時調整生産參數。”銅業公司冶煉智慧工廠項目辦公室主任歐陽赟介紹,這套“智慧大腦”讓生産效率提升30%,故障響應速度提高80%。而在智慧立體庫,檢驗中心區域技術主管王彬給出的一組數據更具説服力:存儲能力從1100噸提升至4900噸,日打包量從750噸增至1300噸,崗位人員卻從70人減至17人。

  銅業公司的轉型不是個例。作為白銀市工業體系的核心企業,其智慧化實踐帶動了當地上下游産業協同升級——長通電纜等4家配套企業獲評甘肅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甘肅德福公司同獲“國家智慧製造示範工廠”稱號,形成“龍頭引領、集群發展”的工業新格局,推動老工業基地從“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型。

  品質惠民 從企業發展到民生改善的甘肅實踐

  “品質不是選擇題,是生存發展的必答題。”銅業公司品質主管胡銀泰的這句話,背後是企業對“品質惠民”的堅守。從2000年建立品質管理體系,到2017年實現品質、職業健康、環境“三標合一”,再到2021年設立首席品質官行使“一票否決權”,銅業公司的品質管控已延伸至生産全鏈條——四九金、四九銀品級率連續35個月保持100%,陰極銅A級品率提升13%,工業硫酸合格率穩定100%。這些指標不僅意味著産品競爭力,更關聯著産業鏈上數千戶家庭的生計。

  在銅業公司內部,其母公司白銀有色集團14608名在職員工的收入隨企業效益同步增長,2024年職工收入較2018年實現翻番,兌現了“四個倍增”目標中“職工收入倍增”的承諾。更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累計投入13億元用於環保治理,東大溝重金屬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外排廢水回用率達96%,實現了“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踐行了甘肅省“生態強省”與“品質強省”協同推進的發展理念。

2025品質甘肅行|以質築基強産業 老牌國企繪就甘肅興隴新圖景_fororder_廠區圖

廠區圖 供圖 白銀有色集團銅業公司

  以企為鏡 看甘肅“品質強省”的實踐路徑

  從銅業公司的智慧車間到白銀市的産業集群,再到甘肅省的有色産業升級,這家老牌國企的品質實踐,恰是甘肅“品質強省 富民興隴”戰略的微觀縮影。它證明:品質不僅是企業的生命線,更是區域發展的強引擎——通過技術突破提升産業競爭力,通過數智轉型激活老工業基地動能,通過品質管控實現“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生態改善”的多贏,這正是甘肅從“通道經濟”向“品質經濟”躍遷的核心路徑。

  正如“品質甘肅行”活動所倡導的,銅業公司的故事不是孤例,而是甘肅眾多企業以質圖強的縮影。在這條道路上,甘肅正以“強企、強鏈、強縣”為抓手,將品質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甘肅篇章築牢“品質根基”。(文 趙秀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