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釋放“聚才興湘”滿腔誠意
2025-09-24 09:57:48來源:湖南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拿出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優質的就業崗位、最優厚的服務保障 湖南釋放“聚才興湘”滿腔誠意

  9月21日,“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行動啟幕大會暨“國聘行動”促進“湘才留湘”專場活動在中南大學舉行。

  活動名字很長,訴求很簡單:留才引才。

  “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系列行動,緊扣吸引集聚高校畢業生留湘來湘主線,以長沙站專場招聘為起點,並將陸續在上海、北京、西安、武漢、成都、南京這6個高校集中的城市開展專場招聘,營造海納百川、招賢納才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年輕人來湖南就業創業。

  21日長沙站結束後,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同志,還將帶隊分赴相關城市招賢引才。

  “如此高規格招聘,還是第一次見。”記者在現場,聽到某民營企業的HR如是説。

  高規格招聘的背後,釋放的是湖南“湘才留湘、引才來湘、聚才興湘”的滿腔誠意。

  湖南“搖人”有何誠意

  湖南招賢引才,並非喊喊口號,而是拿出十足的誠意。

  記者從啟幕大會上了解到,這次,湖南“政府、學校、企業一體發力,拿出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優質的就業崗位、最優厚的服務保障,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舞臺、為企業招才引才搭建橋梁、為湖南事業發展匯聚力量。”

  先看最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來,湖南陸續推出創新創業“七個一”行動、科技成果賦權轉化、人才“綠色通道”等硬舉措。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湖南還系統梳理併發布了73條留湘來湘支持政策清單。

  其中既有對重點領域科研人員和團隊的全面支持,也有促進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才調配流動的有效機制,還有支持創業的全新措施。

  招聘會現場,14個市州也搭建各具特色的展臺,“花式”宣傳各自的人才新政。

  來自黑龍江的孫宇祥是湖南師範大學的學生。他説:“因為湖南師大而愛上長沙,因為長沙吸引人才的各類政策,決定留在長沙。”

  再看最優質的就業崗位。

  長沙站專場招聘,500余家企事業單位,帶來1.4萬個崗位,招聘攤位鋪滿了整個足球場。

  藍思科技、山河智慧、愛爾眼科……湖南各行業的頭部企業幾乎都來了,月薪上萬的工作崗位不少。

  這次,湖南多渠道挖掘優質崗位共30余萬個,全面覆蓋湖南重點優勢産業。

  例如,11.61萬個有效民營企業崗位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現代農業、文化旅遊4大優勢産業崗位5.21萬個,佔比超40%。

  優秀人才“入職”湖南,便能與湖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脈動同頻共振。

  還有最優厚的服務保障。

  崗位推薦、簡歷管理、政策解讀等,都可以在“創業在湘”和“留湘來湘”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上完成。

  湖南還將頭部企業的HR請到現場,模擬面試,助求職者一臂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這次招聘活動推出眾多見習崗位。

  金盃電工股份有限公司HR告訴記者,企業經過篩選被評為長沙市就業見習基地,這次將發佈電氣技術、生産運營等多個見習崗位,服務畢業學生。

  除了貼心服務,湖南還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創業。

  湖南設立首批超5億元的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最高額度達100萬元的大學生創業投資。

  “去年,我們第一時間獲得100萬元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投資,免費入駐湘江新區大學生創新産業園,順利完成市場化運營的第一步。”長沙素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梁邦朝説,在湖南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中,企業快速成長,目前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核心産品供不應求。

  湖南為何全國“搖人”

  湖南如此高規格推動留才引才,有三層考慮。

  第一層,就業所需。

  今年,全國有高校畢業生1222萬人,我省為55.6萬人,均創歷史新高。

  就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作。高位推動下,政府能夠整合企業、高校、社會等多方資源,打破信息壁壘,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降低創業門檻。

  由省領導率隊,這向社會釋放出積極信號,鼓勵更多經營主體參與其中,共同構建更包容、更有活力的就業創業生態。

  從首屆“金種子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到首屆“湘智興湘”大會,再到“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行動,湖南用行動證明,這裡是廣大學子人生出彩的大舞臺。

  第二層,企業所需。

  湖南有近800萬個經營主體,有超200萬家企業,它們的發展壯大急需各類人才。

  然而,企業招聘,也面臨諸多挑戰。

  例如,市州民營企業招人難的問題。

  湖南博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招聘板上,巨細靡遺寫滿了各類企業福利。除了常規的五險一金、技能培訓、項目獎金等,還有生日party、員工旅遊、人才公寓等。

  公司HR胡夢妮告訴記者,公司地處株洲,招引研發人才比長沙企業難度更大,需要將福利“拉滿”,四處宣講,吸引優質人才。招聘會現場,公司一上午便收集了厚厚一沓簡歷,極大節約了企業的招聘成本。

  再例如,高層次人才招引難的問題。

  北京大學長沙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需要招聘與演算法相關的碩士、博士等優質人才。

  該研究院HR説,新興領域研發人才數量少,但選擇多,是各企業爭奪的“香餑餑”。

  除了在省內高校精準物色人才外,後續,該研究院也將跟隨省領導去其他城市招聘,向上海、北京等地的優秀人才拋出“橄欖枝”。

  第三層,湖南所需。

  眼下,湖南打造“三個高地”、推動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構建“4×4”現代化産業體系,無不需要高層次人才提供智力支撐。

  從招聘崗位可以看出,11萬餘個有效民營企業崗位中,新興産業崗位和未來産業崗位,佔比近三成。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而擁有人才,就擁有了對抗不確定性的底氣。

  湖南“搖人”,“搖”的是四海賢才、青年才俊,更是創新的活力與未來的無限可能。

  湖南“搖”來的,也不僅是人頭,更是項目、技術和風口,必將“搖”出湖南創新動能奔涌、高品質發展的壯闊前景。(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