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張學誠
“這些蘑菇好大呀,像傘一樣!”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外國網紅博主陳娜晗指著蘑菇感嘆,臉上洋溢著驚喜。在甘肅天祝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高原食用菌基地的大棚內,來自國外的網紅博主們化身“採菌人”,親身感受著“雪域高原第一鮮”的獨特魅力。他們穿梭在整齊排列的菌架間,認真觀察著菌棒上冒出的嫩菇,用鏡頭記錄下這高原生態農業的生動場景。

馬達加斯加網紅博主陳娜晗展示採摘的菌菇 攝影 王娟
“你看這麼漂亮的蘑菇,我採了好多,今天晚上想嘗一下,特別期待。”來自俄羅斯的網紅博主安娜拿著剛剛採摘的蘑菇興高采烈地跟大家分享。這場生動的“採菌”體驗,是“絲路IP 機遇中國”網絡國際傳播活動的重要一站。外國網紅博主們深入天祝縣,探索當地如何依託獨特資源稟賦,將小小的食用菌培育成富民強縣的“黃金産業”。

俄羅斯網紅博主卡佳(左一)、泰國網紅博主小貓(中)、羅馬尼亞網紅博主安娜採摘菌菇 攝影 王雄
走進天祝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高原食用菌基地,一座座現代化食用菌大棚在高原陽光下熠熠生輝。據天祝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天祝縣憑藉其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交匯處,海拔高(平均2800米)、年均溫低(僅0.3℃)的冷涼氣候優勢,成為中低溫型食用菌生長的“天然溫室”。

天祝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高原食用菌基地 攝影 張學誠
目前,基地已建成食用菌大棚6784座,年袋栽規模達1億袋、畦栽30萬平方米,形成了香菇、平菇、羊肚菌、赤松茸等9個規模化栽培品種。得天獨厚的“錯峰頭”優勢——每年4至10月南方産區産量下降時,天祝菌菇卻大量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使其極具市場競爭力。

菌棒上的香菇 攝影 曹宏玉
基地創新推行“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多元經營模式,通過“農戶自營”“企業經營”“集體聯營”三種方式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顯著提升産業效益。在品牌建設上,依託“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稱號及“三品一標”認證,打造“天祝原生”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吟雪鮮”等特色産品入選“甘味”目錄。産業鏈持續向精深加工延伸,企業開發香菇醬、凍幹食品乃至金耳面膜等高附加值産品,同時帶動菌棒生産、物流運輸、餐飲旅遊等上下游協同發展,並通過文化節、剪菇腿大賽等活動促進農旅融合。基地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務工者年收入超3萬元,形成“小菌菇”帶動“大産業”的振興新格局。
外國網紅博主們的“採菌”體驗,不僅是一次新奇的文化互動,更是“絲路IP 機遇中國”主題下,向世界展示中國西部鄉村振興鮮活實踐的生動窗口。天祝縣依託高原冷涼資源,以政策為翼、以創新為鑰,將一朵朵小小的菌菇,培育成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産業升級、促進三産融合的“致富傘”,為絲路沿線地區挖掘特色資源、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天祝樣本”。這片雪域高原上的“第一鮮”,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文 曹宏玉 魏婷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