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秋分,暑氣盡褪,秋風送爽,湖南常德澧縣迎來一年中頗為宜人的時節,藥農的心情也隨之舒暢。“這個時候採完石菖蒲,就可以開始種新一批石菖蒲苗了。”回鄉發展5年,該縣甘溪灘鎮農旅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湖南海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遊婕已對石菖蒲的習性瞭如指掌。
甘溪灘鎮馬溪村,多山地、少耕地,曾讓農民犯難的山林,卻是不少中藥材的“天然樂園”。
甘溪灘鎮馬溪村 受訪者供圖
“我們就是看準了這一點,引導群眾‘靠山吃山’,發展中藥材種植。”遊婕的父親遊從柏曾在村裏當過農技員、村支書,經過多次多地考察調研後,種植中藥材幫助村民致富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漸成型。
石菖蒲,成了村民們的首選之一。“石菖蒲與芷、蘭,都是澧水流域芳草文化的代表,我們這裡以前有很多野生石菖蒲。”遊婕回憶,2017年,在父親的推動下,馬溪村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參與,馬踏溪中藥材特色産業園就此成型,農戶開始種植石菖蒲、枳殼、玉竹、葛根等藥材。
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一場洪災,卻使得鄉親們種植的2000多畝中藥材毀於一旦。“站在被洪水沖刷過的土地上,看著鄉親們絕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必須做些什麼。”2020年,遊婕籌措300多萬元資金,第一時間回村支付了村民的務工工資和土地流轉費用,並決定返鄉創業。
重返家鄉,遊婕面對的不僅是重建土地,更是重建信心。
遊婕(左二)在種植基地上 受訪者供圖
“村民積極性不高,生産效率也就低。”在遊婕看來,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發展需求。憑藉著在大學學習的管理專業知識,遊婕決定推行“農戶承包責任制”——村民享受投工分成或投資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村民變‘小老闆’,也就激發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生産效率顯著提升。”
站穩腳跟後,遊婕開始為産業發展注入更新鮮的血液:通過與湖南省農科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中醫藥大學、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從種植標準制定、加工專利研發、石菖蒲全草利用、産品精深開發等方向進行探索,構建石菖蒲領域的競爭優勢。
“以前,傳統加工方式中烘乾溫度控制難,波動幅度較大,成品品質難以保證。”作為“新農人”,遊婕深知科技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在高校教授的指導下,遊婕通過推出倣日照低溫烘烤技術,提升藥材品質。由此,當地的石蒲初加工産品以“雜質少、品相好、含藥量高”的特點著稱,備受市場青睞。
目前,産業園已經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5200畝,輻射馬溪、太青、田衝、豐年等10多個村,年産值可達3000萬元,有效促進當地群眾和村集體增收致富。“如今每畝年收益大概在1.5萬元,周邊農戶自發種植石菖蒲2000多畝。”
2024年,澧縣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以‘澧縣石菖蒲’為龍頭的全國道地藥材主産區”的工作目標,規劃3年時間,推動全縣石菖蒲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
遊婕的目標也隨之堅定:牽頭打造澧縣城區林下中藥材種植標準化示範區。“依託澧縣城區交通便利、林地資源集中的特點,規劃建設3000畝林下中藥材標準化示範區,融合種植示範、科研教育、生態觀光等多元功能。”
作為全省2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之一,近年來,澧縣大力推動中藥材産業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6.9萬畝。澧縣現擁有中藥材經營主體101家,從業人員1.8萬人,年總産量2.35萬噸,總産值10.34億元,全産業鏈産值13億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産業之一。(文 李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