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李芳森 李媛 張楊可兒
秋風起,濃霧生。
來自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族中醫醫院的魏萍、周良孝兩位醫生,趕在最後的秋光,渡過吊橋,深入涔天河鎮的瑤山裏,採集平時診療所用的瑤藥。
作為全國瑤族人口最多的自治縣,江華在草藥採集教學方面,有著獨特的傳承方式。老瑤醫帶領年輕醫護人員實地採藥,現場講解草藥特性。這種言傳身教的傳承方式,讓瑤醫的草藥知識得以代代相傳。
得之於自然,用之於民生,神秘廣袤的瑤鄉,中醫藥資源是這裡的寶藏。千百年來,從深山走到河畔,俯仰之間,皆是治病良藥。
對中醫藥的發掘,起源於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渴求。瑤族先輩以前大都在山林間生活勞作,長此以往,容易感染風寒、沾染濕氣,以及跌打損傷。
自然給生命留下的缺陷,瑤族先民選擇在自然裏補足。“瑤藥有104味,有五虎,有九牛,有十八鑽,有七十二風。”8歲學醫,15歲坐診,在年近古稀的瑤醫專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七箭刺風療法”傳承人李珍清看來,半個多世紀的醫脈傳承,瑤藥早已不限于草木,水火亦是良藥。
2022年,江華入選湖南省唯一以民族醫藥發展為試點探索的湖南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試點縣,如今已碩果纍纍。
“我們醫院利用瑤藥,在神經康復領域的研究,也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族中醫醫院黨委書記李希俊介紹,江華瑤醫藥源遠流長,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族中醫醫院自建院以來,始終堅持瑤醫藥的傳承守正創新,瑤醫藥在縣域內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各類風濕痹痛類的治療,深受群眾歡迎。
此外,江華緊抓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試點縣機遇,將瑤醫藥發展作為“神州瑤都”內涵建設的關鍵,推動瑤醫藥産業鏈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該縣瑤醫藥全産業鏈産值突破3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1.37萬畝,年産量超2萬噸,種植品種涵蓋30余種,且入選全省第一批道地藥材“湘厚樸”種植産區。
天地人和,盈虧平衡,瑤醫理論也深入到這座城市的日常。
重陽節下午,一場線下活動在江華城區舉行。在全面展示江華在養老服務和老齡産業方面的探索成果之餘,也為老人們提供專業的瑤醫問診和瑤藥足浴體驗,讓老年朋友們在感受瑤醫藥魅力的同時,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健康關懷。
瑤都江華里,藥香已千年,並正流傳到未來。(文 李芳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