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外貿“十四五”跨越三個千億級臺階 合肥海關護航開放發展再啟新程
2025-10-29 16:00: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閆寧鈺趙瀅溪

  10月28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合肥海關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十四五”以來該關在守護國門安全、服務安徽外貿高品質發展中的關鍵舉措與顯著成效。數據顯示,安徽外貿進出口規模從“十三五”末的5451.5億元攀升至2024年的8643.7億元,連續突破三個千億級關口,2025年前三季度以7262.5億元總額實現15.7%的同比增長,外貿總值全國排名從第13位躍升至第9位並穩居中部第一,“十四五”以來年均增速12.2%,持續領跑長三角地區。

發佈會現場

  築牢國門防線,守護安全發展底線

  作為國門安全的“守護者”,合肥海關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結合安徽地域特點構建全鏈條監管機制。“十四五”以來,累計監管進出口貨物近9000萬噸,精準查獲涉政、涉槍、涉賭等違禁物品1.1萬件,高效處置不合格商品1.3萬批次,切實防範化解各類輸入性風險。在稅收徵管與反走私工作中,累計徵稅1068.3億元,查辦走私犯罪案件106起,從長江淮河水道到空中口岸,從江淮糧倉到産業高地,全體關員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擔當築牢安全屏障。

  優化營商環境,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合肥海關連續4年開展“合暢”系列服務活動,出臺一攬子優化舉措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成功助力合肥市入選全國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在培育市場主體方面,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達1.3萬家,較“十三五”末增加近4000家;新培育AEO(海關高級認證企業)80家,總量達131家,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幫助外貿企業開闢新賽道、搶佔新機遇。

  賦能産業升級,夯實高品質發展根基

  圍繞安徽汽車、積體電路等重點産業,合肥海關量身定制支持政策:推出“皖車快跑”專項措施、出臺服務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建設,推動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十四五”以來,全省機電産品出口占比從“十三五”末的59%提升至超7成,其中汽車出口躍居全國首位;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占比降至不足1成,産業鏈向中高端躍升,出口産品的品質與附加值顯著提升。

  提昇平臺能級,打造開放合作樞紐

  對外開放平臺是“安徽製造”連結全球的關鍵窗口。“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推動安徽新增綜合保稅區1個、保稅物流中心(B型)2個,目前兩類平臺數量均達6個,位居中部地區第一,蚌埠綜合保稅區已于10月20日順利通過正式驗收。在通道建設上,合肥國際陸港成功躋身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蕪湖中歐班列穩定開行,蕪宣機場貨運功能實現臨時對外開放,蕪湖口岸朱家橋港區擴大開放獲批、三山港區通過國家驗收,“平臺+通道”的疊加優勢讓安徽加速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

  拓展全球“朋友圈”,深化國際經貿合作

  面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複雜形勢,合肥海關積極服務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推動RCEP等多邊貿易協定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助力安徽出口産品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前三季度,安徽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值達3919.4億元,佔全省貿易總值的54%,較“十三五”末提升8個百分點;對東盟、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以更開放姿態共享發展機遇。

  下一步,合肥海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海關總署與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的工作成效,為安徽“十五五”時期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保駕護航,全力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文/圖 金沐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