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競速強省會⑥】“首善之區” 城關萬象
央廣網蘭州11月10日消息(記者寇剛)作為甘肅省“首善之區”,城關區不僅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對外展示蘭州乃至甘肅城市形象、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窗口。
如何扛起“首善”擔當,以“精緻”書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城關區一景(央廣網記者 寇剛 攝)
城關區加力推進城市建管,堅持精耕細作,切實在城市管理精細化、智慧化、人性化上下足“繡花功”,全力打造賞心悅目、美麗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城市面貌、環境品質顯著改善,城市魅力更加彰顯。
老城區裏看“精緻”
綠樹成蔭,夜晚路燈明亮,監控設備完備,消防設施齊全……辰北花園,這個曾經破舊的老小區已然煥發新生。“整個改造過程我們都看在眼裏,看著居住環境一天天變好,心裏也越來越舒坦。”辰北花園居民李女士的話道出了眾多受益群眾的心聲。
“老舊小區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痛點’。”城關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房保中心主任張志曉説,作為蘭州市中心城區,城關區由於發展起步早,導致老舊小區較多。
城關區于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1800余個,自2000年開始對老舊小區分年度、有計劃地開展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實施改造小區1612個。

辰北花園改造面貌一新(央廣網發 城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改造不只是刷墻鋪路,對老舊小區,著重提升居住功能。”張志曉坦言,最難的是平衡各方需求。“比如加裝電梯,一層和頂層住戶的需求就不一樣。我們創新採用‘居民議事會’模式,讓群眾參與決策。”
這種精細化改造在酒泉路街道得到了印證。七十歲的老住戶李桂花領著記者看她住了半輩子的院子:“以前電線像蜘蛛網,下雨天地面積水。現在不僅管網都埋在地下了,院裏還添了歇腳的長椅。”最讓她欣慰的是,那棵陪伴了院子四十年的槐樹被完好保留下來。“夏天照樣在樹下乘涼”。
“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要留住城市的魂。”城關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李龍説,“對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築,我們堅持修舊如舊。”
“你看這彩畫,修復前褪色得都快看不清紋路了,現在重新上色後,金箔亮得晃眼,就和從前一樣!”在五泉山公園酒仙祠內,負責修繕工程的老匠人王師傅指著屋檐下的彩繪,語氣裏滿是自豪。
這座始建於明惠帝建文元年(西元1399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因墻體開裂、彩畫剝落顯露出歲月的斑駁,如今隨著墻體加固、彩畫修復等工程推進,木質梁柱重新挺直了“腰板”,古建群落重展古韻,在遊人的驚嘆聲中煥發勃勃生機。
夜幕降臨,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人頭攢動,各種美食令遊客眼花繚亂。夜市兩側,古色古香的建築在燈光下更顯古樸。
“我們在保護歷史建築的同時,引入符合現代消費需求的業態,讓老街區真正‘活’起來。”李龍説,“這樣的改造不僅留住了城市記憶,更激發了商業活力,這樣一來,‘面子’和‘裏子’便都有了。”
立體樞紐:動脈暢通“首善”路
蘭州係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關鍵節點,而城關區則是蘭州的交通樞紐。
對外,坐落于城關區的蘭州火車站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的交匯點和亞歐大陸橋的聯結點,構成以城關區為中心的西北鐵路交通網。同時,西蘭、蘭新、甘青、甘川、蘭包等25條公路通往全省各地和毗鄰省區,高速公路發達。
從城關區核心區域出發,15分鐘可達蘭州火車站,25分鐘直達蘭州西客站,通過高速路網45分鐘即可抵達中川國際機場……
對內,城關區綜合交通大會戰的成果正化作實實在在的便利。

B404#“斷頭路”打通(央廣網發 城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前這裡是我們最不想路過的一段路,現在整體打通了,走到這兒毫無壓力,心情都放鬆了。”計程車司機馬師傅方向盤一轉,車穩穩地匯入車流。這條南起東崗西路、北至南河南路的道路,620米長的柏油路面平整開闊,15米寬的紅線裏,既能容下本地通勤車,也能讓旅遊大巴輕鬆錯車。
2025年,城關轄區計劃打通“斷頭路”10條。
“戴上頭盔”“靠邊行駛”……打通“斷頭路”還不夠。城關區針對電動車違規行駛等易造成交通擁堵、觸發交通事故的行為,啟用無人機巡查,在轄區主要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工作,當發現有騎行電動自行車的市民未佩戴安全頭盔或存在逆行、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時,無人機立即下降,循環播放警告聲提醒。
“無人機視野開闊、靈活方便,可以在人流量、車流量較為集中的路段進行快速巡查。同時與路面執勤警力相配合,將違法當事人現場攔停進行宣傳教育。”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城關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除了啟用無人機偵查疏導交通外,城關區還在車流量大的路口安裝了智慧信號燈,可以根據實時車流調整時長。
在地下,下午五點半的東方紅廣場地鐵站內人流如織乘客有序通過閘機。“現在下班坐地鐵,20分鐘就能到家。”家住東崗的市民張明在廣場西口上班,“兩年前,這段路程我要耗費一個多小時。”
全域數治促“善治”
電子書包、電子書法、虛擬現實、機器人、無人機……作為甘肅省首個深度融入AI的區域教育平臺,“城關小智”深度融合城關區智慧教育雲數字基座及天喻教育元啟AI能力中樞(包括deepseek、混元、豆包等通用大模型),服務於全區中小學教育領域,全方位覆蓋教、學、研、評、管等業務場景,全面構建“大模型+智慧體+全場景”城關教育人工智能應用生態,為全區師生提供智慧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教育服務。

城關區民主西路小學數智大腦(央廣網發 城關區委宣傳部供圖)
民主西路小學的“數智大腦——駕駛艙”系統前,參觀者駐足觀看。這個被稱為校園“智慧心臟”的平臺,能實時顯示全校師生的教學動態,幫助管理者精準決策。在互動課堂體驗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學生們通過螢幕與教師實時互動,學習熱情高漲。
最吸引眼球的,是學生們親自操作的AI實踐項目。在央館人工智能課程中,孩子們動手拼裝送餐機器人,探索機械結構與智慧演算法的結合;借助3D+AR技術,他們還能“走進”微觀世界,360度觀察昆蟲的身體結構,讓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
“目前,該平臺已全面實現千兆教育專網全域覆蓋及萬兆互聯網出口佈局,累計開通學校空間113個,教師空間7203個,學生空間10.2萬個,名師工作室155個,學科課程社區326個,集成的數字教育資源總量突破467萬份,成功構建起一個完善的智慧教育生態體系。”城關區教育局黨組成員蘇永軍説。
智慧化應用亦在改變政府服務方式。在城關區政務服務大廳,剛辦完營業執照的李女士驚喜地説:“就在家門口的社區自助機上提交材料,第二天就收到短信通知來取件。”
近年來,城關區依託省數字政府審批系統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區、街道、社區三級3669項政務服務事項“一證(照)通辦”“零材料”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924項。
“我們還在全省首創場景反推指標工作法,通過大廳智慧化設備和政務服務中心管理系統對辦件信息、效能信息、評價信息等相關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抓取。”城關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佳説,“通過運用AI智慧等數字化手段,對排隊人數、等候時長、辦理時間、服務行為等狀況全流程計算分析,將辦事效能,履職效能,服務效能實時預警反饋至大廳管理大屏,實現人流監測、辦件數據、窗口動態調整、投訴風險處理等方面的可視化管理。”
同時,借助“城小i”政務服務智慧體優化區級政務大廳“數智機器人”“24小時智慧工作臺”與“綜窗受理系統”,提升辦事便捷性與服務體驗。
“下一步,城關區將依託‘智問智申’大模型項目,在繼續夯實通辦服務、深化綜窗改革、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上,打造‘AI+數字政府’創新模式,構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政務服務體系。”李佳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