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廣元市“古蜀道徒步遊”啟動儀式在主會場劍閣縣舉行,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徒步愛好者和當地幹部群眾一同徒步古蜀道,對話翠雲廊。
徒步愛好者行走在古柏群中 供圖 劍閣縣委宣傳部
古蜀道是中國古代關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大動脈。“三百長程十萬樹”的翠雲廊是古蜀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長、數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群。
本次“古蜀道徒步遊”活動推出的昭化古城到劍門關段、劍閣縣漢陽鎮到普安鎮段、普安鎮到攔馬墻再到柳溝鎮段三條線路,均屬於翠雲廊範圍。
上午9點,主會場的徒步活動參與者從漢陽鎮體育中心有序出發。途經石洞溝段落時,看著古蜀道兩側如傘似鬥、翠綠如華蓋的古柏,大家讚嘆不已。歷經千年歲月,翠雲廊古柏依舊生機盎然、蒼翠欲滴,為來往群眾提供遮陰避暑的便利。
漢服愛好者行走在古柏群中 供圖 劍閣縣委宣傳部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規模這麼大的古柏群,徒步其中,不僅能觀賞到蒼翠茂盛的千年古柏,沿途還能看到氣勢磅薄的劍門絕壁,仿佛置身於天然氧吧,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這裡真是徒步的好去處。”來自巴中的徒步愛好者李先生對這次徒步活動讚不絕口。
在攔馬墻段值班的護林員孫翠華看到徒步愛好者們在古柏下打卡拍照,她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們巡山護林每天都要經過這條古道,這是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多人來,聽到他們説這些樹好大好漂亮。我就覺得自己平時的工作很有意義。”
徒步愛好者行走在古柏群中 供圖 劍閣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劍閣縣在古柏保護方面進行大量探索,繼承和發揚“官員離任交接”歷史慣例,將古柏數量及生長狀況等作為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離任交接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堅持“一樹一檔”掛牌保護、“一樹一人”日常巡護、“一樹一策”科學救護,確保每棵古柏老有所依、延年益壽。
下一步,劍閣縣將立足資源稟賦,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對沿線古柏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開展蜀道沿線古柏後續資源的普查,實施蜀道“柏二代”種植工程,廣泛開展“我為蜀道植棵柏”活動,促進蜀道古柏世代相傳,延展翠雲廊綠色脈絡;依託“古樹+文化+旅遊”,適度開展徒步旅遊、研學旅遊、康養旅遊等,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文 王春波 鄭植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