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
2023-09-28 17:58:41來源:紅星新聞網編輯:鄧超責編:馬明仁

  為了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進一步拓展全民閱讀的深度和廣度,記者剛剛獲悉,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全民閱讀活動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2023成都讀書月活動即將在9月29日正式拉開帷幕。今年不但沿襲了發放書店消費券的傳統,還結合市民朋友感興趣的熱點、社會關注的焦點,集結線下實體書店,開設了眾多豐富有趣的閱讀活動。活動亮點有哪些,快跟著記者一起先睹為快。

  滿30減9

  書店消費折上折

(轉載)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_fororder_1695888371555

  作為每年讀書月的“常駐嘉賓”,今年的讀書月期間也將持續開展優惠購書活動。從9月29日開始,市民可通過關注“書香成都”微信公眾號獲取書店消費券,憑書店消費券在全市92家參與活動的書店內均可使用,適用範圍涵蓋圖書、文創、閱讀區飲品等,消費券最多可疊加使用5張。

(轉載)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_fororder_1695888393868

(轉載)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_fororder_1695888393796

  記者還了解到,此次書店消費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使用有效期截至10月31日,計劃發放書店消費券總金額超過百萬元,旨在滿足廣大市民群眾的消費需求,提高廣大市民的閱讀興趣,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文化消費,推動實體書店發展,增強全民閱讀意識。

(轉載)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_fororder_1695888416862

  點亮孩童“星空”

  以書籍作階梯與未來對話

  如何讓孩子們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善於閱讀、趣味閱讀?此次讀書月活動提高了對少兒閱讀的關注度,並結合成都自身閱讀環境優勢,聯合眾多書店聚焦少兒閱讀開展風格多樣的讀書活動。記者通過了解得知,部分書店將以新書分享會、逛展覽、即刻創作等方式以書會友,帶領兒童從書籍中增加知識,從創作中加強感知,發揮自身想像,提升兒童對書中未來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在閱讀中體驗廣闊世界,分享所見所聞。

  今年的讀書月還將受眾面積擴大,針對需要提高社會關注度、包容度的特殊群體開展了一系列的深度閱讀活動。活動將通過親子讀書會的方式,借助書籍閱讀、內容引導、互動等方式,讓父母與孩子更加親近彼此,了解彼此,共同成長。

  賡續紅色基因

  讀紅色經典汲取奮進力量

  傳承紅色文化,推廣閱讀紅色經典是新時代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加強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服務,對於樹立青少年價值觀、人生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此次讀書月活動除科幻主題外,許多書店還圍繞“紅色經典閱讀”開展了一系列精彩活動。

  通過紅色親子閱讀,以父母與孩子共同聆聽紅色經典的方式,帶領青少年重溫中國歷史故事。記者了解到,活動還針對年齡段的不同設置了紅色科普環節,特別是針對低齡兒童,以認識國旗、國歌等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加深孩子們對紅色經典的理解,讓“愛國種子”生根發芽。此外,為了使紅色閱讀“活起來”,部分書店在活動期間還特邀花藝老師圍繞家國情懷這一主旨開展國學藝術展覽和大型花藝藝術展。

  名家校園行

  7位作家共計21場主題講座

  10月11日至19日,7位名家將帶著作品走進成都各大校園開展主題講座活動。參與此次名家校園行活動的作家代表都有著豐富的出版經驗,其中不乏有兒童長篇小説等暢銷作品,涵蓋了科幻、冒險、兒童文學、少兒讀物等廣受少年兒童喜愛的題材。例如,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中國少年科幻創作領域代表人物楊鵬,著有《校園三劍客》《幻想大王奇遇記》等,他將走進金興北路小學、百悅成龍小學、金蘋果公學和上東小學以“保衛想像力”為主題與同學們近距離交流和分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成都少年文學院副院長、《看熊貓》雜誌主編蔣林,將以“跌宕起伏的熊貓曆險”為主題進行閱讀分享。

  除了國內名家以外,主辦方還邀請到了物理學家、太空專家、德國暢銷科幻作家、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火星協會成員莫裏斯為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的同學們做主題分享。莫裏斯著有二十多部太空背景的科幻小説,歐美市場銷售量超百萬冊,並曾多次作為嘉賓出席法蘭克福書展等歐美各大書展。

  除了讀書分享會以外,各位名家還將現場分享閱讀方法、寫作技巧,為參與講座的同學答疑解惑,提升文學修養,增強閱讀興趣。

  此外,各大書店也將自身優勢與天府文化相結合,推出眾多有特色、有看點、有玩法的閱讀趣味活動,趕快收藏這份2023成都讀書月攻略,趁著國慶假期去打卡吧!

(轉載)2023成都讀書月來襲 百萬書店消費券中秋開搶_fororder_1695888435328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