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車四川柑橘的“出海之旅” 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怎麼建
2023-11-21 10:40:57來源:四川日報編輯:鄧超責編:馬明仁

  11月20日,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分組討論現場,青神縣高臺鎮鎮長徐俊帶來的信息讓人振奮:全鎮種植柑橘2萬畝,年産值1.4億元,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當天,距高臺鎮約50公里的丹棱縣商貿物流園區,一輛滿載16噸愛媛果凍橙的卡車緩緩駛出,一週後這車橙子將在泰國亮相。

  一車四川柑橘“出海之旅”的背後,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文章。全會明確“抓好兩端、暢通中間”,在縣城的另一端,正是被反復強調優先發展的農業農村。四川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抓什麼?全會明確,要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這車揚帆出海的柑橘中,隱藏著怎樣的建設路徑?

  把握一個首要任務: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系

  鄉村振興,首要任務是産業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會明確,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系。其中有些什麼內涵?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認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做好“土特産”文章,做大做強農産品精深加工,推動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等,都是其中之義。

  多位與會代表注意到,從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到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土特産”這篇文章被反復提及。全國每10頭豬就有1頭來自四川,每5公斤菜籽油就有1公斤來自四川……在與會代表看來,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四川做好“土特産”這篇大文章具有獨特優勢。此次全會分組討論中,推動川糧油、川畜、川菜、川果、川茶等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提升“川字號”農産品綜合效益,被代表們津津樂道。

  “作為一個純農業鄉鎮,碩果纍纍的柑橘園是我們最大的一篇‘文章’。”徐俊説,眼下高臺鎮正在謀劃柑橘産業提檔升級,“這幾年我們在推的一項工作,就是將單戶果農的柑橘園交給合作社統一託管,擴大柑橘規模化種植,這樣更有利於從源頭控制果品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從2021年的200多畝起步,目前合作社統一託管的柑橘園面積已經擴大到1500畝左右,託管最終的效果就是聯農帶農,實現共同富裕。

  推動川品出海,是徐俊的夢想。當夢想在兄弟縣成為現實之後,他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從出川到出海,是“川字號”農産品附加值和品牌綜合效益不斷提升的進階之路,也是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系的破題之路。

  一手抓最大化發揮優勢,一手抓克服發展短板。農産品精深加工正是當前的短板之一。“我們將制定實施農産品精深加工業高品質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持續做優做強川酒、川煙、川茶等優勢領域,推動農業生産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融合’,高端化精細化發展。”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説。

  推進一項基礎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徐俊帶來的不僅是柑橘産業助農持續穩定增收的好消息,還有歡迎大家到高臺美麗如畫的鄉村品果賞景的盛情邀約。

  處處含金、處處是景,是徐俊這幾年親歷的鄉村蛻變。這也是與會代表的切身感受,從“宜居宜業和美”六字要求可見,鄉村不僅要産業興旺,還要宜人所居、人和景美。因此,全會把“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農業農村發展的另一個重點。“這是四川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基礎工程。”與會代表説。

  從何處著力?省鄉村振興局局長蔣剛介紹,我省將持續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促進行動,開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達標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範村創建,打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鄉村人居環境。

  “提升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是全會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開出的又一劑“良方”。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田文認為,連接縣城、輻射村莊的場鎮將成為我省農民過上現代生活的重要承載空間。他透露,我省將堅持村鎮一體、抓鎮帶村,深入推進200個省級百強中心鎮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産業強鎮、文旅強鎮和商貿強鎮,打造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的便利生活圈。

  落實到市州,農村人居環境如何提升?德陽市委書記李文清説,德陽正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開展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工作。

  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遂寧市委書記李江介紹,為提升“成渝之星·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運營質效,遂寧正在持續實施美麗鄉村共富路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推動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和美鄉村的打造,不僅能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還能提升鄉村的對外吸引力。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村委會主任高德敏説,近年來,戰旗村以公園城市理念建設和美鄉村,從生態環境、文化氛圍、公共服務等方面發力,讓鄉村既有城市品質,又有城市比不了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周邊大批市民到戰旗村過週末,“只有把自己的環境整舒心了,城裏人才更願意來村裏做客。”高德敏説。(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