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茶樹修剪、施肥的黃金時期。11月20日,在位於廣元市旺蒼縣大兩鎮的三觀洞黃茶種植基地,茶農在忙著修剪茶樹枝杈和施肥,現場一派繁忙的冬管景象。
“這是用家裏豬糞製成的肥料。”該鎮兩匯村村民何勇一邊給茶樹施肥一邊説,“現在,這裡茶葉價格提升得很快,黃茶鮮葉一斤能賣200元至400元,製作好的茶葉普遍能賣2000元至5000元一斤,較好的茶葉還能賣到8000多元一斤。”據介紹,由於茶價趨好,這幾年,他的茶園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已擁有茶園200多畝。而他家豬場養的20多頭豬生産的糞便,也為茶園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料。
近年來,旺蒼縣全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少新型職業農民將施用有機肥當成産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田間地頭勁吹“綠色風”,讓有機肥成為土地的“營養餐”。
“旺蒼有機肥資源總量很高,每年能達到112萬噸以上,以畜禽糞便、秸稈、菜籽餅、綠肥為主。”旺蒼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黃議漫説,由於當地規模化養殖水準高,比重達80%,畜禽糞便能夠得到相對集中且高效的處理。
在旺蒼縣,“地上種糧-糧變飼料-飼料養殖-養殖産糞-糞肥還田-土壤改良-品質原糧”的循環種養模式,串起一條資源變廢為寶、向高品質發展要效益的“黃金鏈”。
“在種養循環生態農場模式中,一人負責種植5畝地,另外一人負責養殖100頭豬。100頭豬1年大約排泄100噸固體糞便,處理不當是污染,用好了就是資源。”天星鎮新農村種養殖大戶羅志剛介紹説,與傳統養殖場不同,當地豬舍全封閉式管理、全自動喂料、全自動環境控制、全漏縫地面清糞,達到“五星”標準。
羅志剛介紹説,原來糞污處理辦法是沉澱後排到河溝,現在通過管道收進固液分離機,乾濕分離後發酵處理,固體做成有機肥料,液體通過自走式指針噴灌機還肥于地。沼液富含氮肥能夠促進小麥蛋白質積累,還能提升土壤地力,避免環境污染,可謂一舉多得。(文 周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