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育心 點“石”成金——走進達州宣漢新華鎮河壩中心校
2023-11-22 16:26:58來源:達州日報網編輯:張陳芳責編:馬明仁

  一進校門,鐫刻著“以石載道,以實育人”八個紅色大字的花崗石便映入眼簾。宣漢縣新華鎮河壩中心校始建於1958年,佔地12.5畝,現有師生300余人。學校三面環水,四面環山,坐落于中河岸邊,建造于鵝卵石之上。

(轉載)以“石”育心 點“石”成金——走進達州宣漢新華鎮河壩中心校_fororder_641aaa89-1e49-45f9-ac1c-4a3290214ee5

學生們用石頭作畫。

  教學樓正面外墻上,鐫刻著“顆顆石頭放光彩”的育人目標;正前方的花臺內,放置著刻有“仁、義、禮、智、信、溫、善、恭、節、謙”紅色大字的10個石頭;校園北側圍墻上,設置了石文化主題墻,從“點石成金、圖説石頭、女媧石補、盤古開天地”等方面詮釋石頭的含義、石器的演變過程和石頭蘊含的精神。

  沿著樓道往上,墻上展示著師生石頭畫作品、各類石頭的圖案和介紹、對石頭寓意的解讀,讓師生在日常學習中感悟“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寶貴品質。走廊兩邊,“玩石班”“誠石班”“樸石班”等以“石”命名的班級名稱格外醒目,“生慧石”辦公室、“潤心石”辦公室、“點金石”辦公室等不同年級的辦公室文化特色鮮明,整棟教學樓充滿了人文氣息。

  據了解,該校根據學生年齡段,逐步開展“玩石”“唱石”“讀石”“畫石”“寫石”等特色教學。把課本知識和石頭相結合,培養學生剪紙、繪畫、唱歌、寫作等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振學生的精氣神,啟迪學生智慧,調動師生參與積極性。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像石頭一樣樸實無華,淡泊名利,紮根山區,為山區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該校教師賈蜀楠深有感觸。

  “去年,我校2016年畢業優秀學子陳明嬌,在宣漢中學順利考上了北京大學。”河壩中心校校長劉勇自豪地介紹道,“我們始終以務實、落實、踏實的作風和精神教書育人,用石頭剛強堅毅、穩健踏實、不懼風雨的精神品質教育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黨和人民培養了一批批有用人才。”(文/圖 達州日報社特約記者 張平 通訊員 周浩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