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在2023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中,《2023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報告》從背景和概況、樣本結構及特徵、結果和數據、結論四個方面展開,對不同城市市民的生活總體幸福度和城市具體幸福度作出評估。
幸福城市有哪些秘密?
成都又為何能夠連續15年獲評?
連續獲評15年的背後
“成都式幸福”成為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美麗注腳
15年間,成都市常住人口總數從1200余萬上升至2100余萬,連續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背後,是成都在國家發展格局和世界城市體系中位勢能級持續上升的縮影,“成都式幸福”品牌愈發鮮亮、內涵日益豐富,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一個美麗注腳。
什麼是“成都式幸福”?
“老與新”融合共生——
成都是一座擁有4500多年文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青城山、青羊宮、武侯祠、大慈寺、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跡更是數不勝數。
進入新時代,“老成都”有了“新演繹”。千年“摩訶池”盛景重現,唐宋“十二月市”閃亮上新、近代“祠堂街”煥新亮相。成都更大力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國家實驗室啟動建設、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正式揭牌、146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15萬戶高新技術企業先後落地……這一切,吸引622萬各類人才在這裡創新創造、創夢未來,更為“成都式幸福”添上未來的色彩。
“慢與快”交織變化——
8000家咖啡館、4000家書店、2000家鄉村民宿,還有約15萬家餐館、2萬家火鍋店、1萬家茶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都是一座以“慢”著稱的城市。事實上,成都不僅有閒適的“慢生活”,更有激情的“快節奏”。
這座城市,平均每秒鐘處理60件快遞,平均每分鐘下線1.5萬塊積體電路,平均每小時誕生70戶經營主體,平均每一天創造60億元GDP。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增速達6.7%、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快慢”交織的成都,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來此工作生活。
“遠與近”情景切換——
“窗含西嶺韆鞦雪”的盛景,是大自然賦予成都的優質稟賦。如今,成都打造的6800公里天府綠道,可方便市民休閒遊憩、運動健身、低碳出行,星羅棋佈的1500余座公園,鬱鬱蔥蔥的川西林盤,也讓市民遊客真切感受到那看似遙不可及的詩意棲居。
“雙樞紐雙機場”的通道優勢,連結境內外130余座城市的國際班列,不僅讓各國商品快捷進入千家萬戶,也讓成都市民隨時都能去遠方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繁與簡”智慧轉變——
作為超大城市,成都人口眾多、市場活躍、經濟繁榮,城市治理任務繁重艱巨。對此,成都依託智慧治理“化繁為簡”,加快構建“智慧蓉城”治理新機制,讓管理無感、服務有感。
面向2100多萬市民群眾,成都集成900余項服務打造“天府市民雲”平臺,讓市民“少跑腿”“好辦事”;構建“微網實格”,14萬名網格員紮根村社、小區、樓棟等最末端,讓群眾能夠第一時間獲得貼心服務和悉心幫助;面向380多萬市場主體,成都打造“親清在線”平臺,搭建“蓉易見”“蓉易享”“蓉易辦”和12345助企熱線,企業有任何疑惑、一通電話就能立即得到答案,有任何問題、一通電話就能迅速得到解決;面向數以億計的城市管理部件,成都完善數字底座、建設城運平臺,對20萬台電梯、180萬隻煤氣罐、1000個重點項目、9100公里排水管網等實施智慧監管。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
積極踐行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幸福感更高
記者了解到,本次幸福感城市調查以城市治理能力為主線,全方位梳理城市居民對於城市的具體幸福感受,給城市管理者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組委會綜合往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結合大數據初步篩查,確定了22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區)的“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城市名單。調查從5月29日啟動,持續到10月31日。
“我們沿用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研發的基於大數據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通過問卷調查、大數據採集、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和專家評審等方法進行調查,再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委員會確認,最終形成了2023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調查報告。”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新調查結果的出爐得出哪些結論?《報告》顯示,城市高品質發展和城市幸福感呈正相關關係,積極踐行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幸福感更高,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
高品質發展背景下的系統城市建設保持了穩定性和成長性。本年度調查發現,在入選的幸福城市中,連續上榜的城市佔比為78%,説明這些城市持續的高品質發展和幸福城市建設同頻共振,有力鞏固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培育綜合實力可持續提升城市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和上一年度相比,發達地區的城市比例下降了5%,這説明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非經濟因素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城市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要統籌考量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發展,不斷提升綜合實力。
承辦重大賽事顯著提升城市幸福感。重大賽事為城市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承辦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成都,承辦第十九屆亞運會的杭州已經參與承辦賽事的活動程式,在本年度的幸福城市調查評審活動中表現突出相關賽事與城市在規劃建設和治理方面,提供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高品質的發展機遇,打造了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高品質空間,普遍增加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高品質發展區域性的均衡正在加強。今年,瀋陽、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北方城市紛紛進入本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數量的比例相對上一年度明顯增加。調研發現,一些北方城市按照形成自身獨特競爭優勢等思路,促進了城市動能轉換為幸福感。
人口凈流入是人民城市幸福感的有力標誌。調查結果顯示,長沙、杭州、成都、南京、寧波等幸福城市,近年來在人口流入方面穩居全國前列,更多的人選擇這個城市很大程度是相關城市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著力打造高水準的宜居業環境,而城市人口經濟能力的提升,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可持續奠定基石。
此外,歷史文化名城以創新獲得軟實力。調查成都、杭州、南京、長沙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各個城市創新文旅産業新業態,在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方面大膽創新,較好地滿足了城市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幸福感。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楊升濤 李世芳 白洋 攝影 李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